快乐送水工6| 室外46.7 ℃!南京地铁建设者:“这个天,干活时,衣服都没干过!”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8-18 08:30

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南京地铁“换乘王”……自地铁7号线开工以来,一直备受南京市民关注。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建设南京地铁7号线的工作人员不惧高温,在四十多摄氏度的室外、在空气不流通的地下辛勤作业。扬子晚报2020年第三届“快乐送水工”公益行动第6站来到南京地铁7号线雨润路站施工现场,为高温下的地铁建设工作者送上清凉。

实习生 于浩 王进 陈俊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文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乐涛/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金刚/视频摄制

图片送水现场

地铁7号线雨润路站预计11月底完工

南京地铁7号线线路东起仙新路,西至西善桥,全长35.49公里,共设车站27座,全部为地下站。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施工单位,负责一站(雨润大街站)一区间(雨润大街站~中胜站区间),区间全长532.6米,采用盾构法施工。

维护、开挖、主体结构施工、封顶、附属结构施工……建设地铁站点的背后是工程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汗水。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地铁7号线雨润路站主体结构已经封顶,目前在进行附属结构的施工。“车站共设两个出入口、两组风亭,其中,2号出入口已经完工,1号出入口已经开挖。” 中铁北京工程局南京地铁七号线项目经理王亚鹏告诉记者,整个工程预计在2020年11月底全部完成,现场有120多名工人。

记者拿着测温仪,在施工现场户外进行了多次测量,最高温度为46.7摄氏度。保证工程进展的同时也要做好工人们的防暑降温工作,“为了避开高温施工,我们调整了工作时间,上午是5:00-10:00,下午是16:00-20:00。并且在出入口,做了四个大棚,保证工人在阴凉条件下施工。此外,绿豆汤、人丹等防暑降温品是一直都备好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

在空气不流通的地下施工,干活时衣服就没干过

施工单位充分的防暑降温工作让工人们充满了干劲。54岁的葛良友主要从事附属结构的站台和轨顶风道施工,每天与钢筋、盆扣脚手架打交道。一天下来,工作服能不费事地拧出很多水出来,“干活时,衣服没一块是干的,全部都是湿的。”接受采访时,记者能感受到葛良友对工作的热爱和开心,“辛苦是自然的,但干得很开心,施工单位不错,防暑工作做得很好。”

由于雨润路站是地下站,大部分工程都是在地下进行的。本就空气不流通的地下施工环境加上高温,使得地下工作更加艰难。25岁的党涛在现场主要负责安全管理方面,日常工作是现场巡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交通安全,现场检查灭火器和隧道里面的文明施工。比起地上的巡查,地下检查更具挑战性。“因为地下空气不流通,我们需要进隧道里面检查气体,来保证里面作业人员的安全。”党涛表示,作为整个工程的“保镖”,必须要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为暗挖法施工中的全机械化施工方法,盾构法需要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负责盾构测量的马文景几乎都在地下作业,包括区间整体的控制网复测、车间管片复测等。“盾构测量在工程中相当于盾构的眼睛,防止隧道推偏,所以不能有一丝差错。”马文景直言,已经习惯了闷热的地下施工环境,干活时衣服就没干过。

图片送水现场

扬子小记者把最“燃”的舞送给最可爱的地铁建设者

“谢谢你们帮我们南京人民造地铁,为我们作出很大的贡献,谢谢!”“叔叔、阿姨,你们辛苦啦!”和扬子晚报“快乐送水工”一起走近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还有4位扬子晚报小记者,他们用舞蹈、朗诵等方式表达了对地铁建设劳动者的敬意。

其中,张宸旗从头到尾笔直、飒爽的军姿引起了记者注意。原来,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的张宸旗刚从扬子晚报夏令营回来,“我刚刚军训回来,站着就自然而然站军姿了。”在送水现场,他为劳动者们带来了街舞表演,“我学街舞两三年了,想给他们跳一个最燃最炫的舞蹈,给他们加油打气。”当问到为什么要在高温天赶来送水,他告诉记者,“最近住爷爷奶奶家,一般乘坐一号线,从地铁中受益很多,所以想来送水。”此外,潘苏豪、钱锦豪和李子辰小朋友也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他们是酷夏下最可爱的人,任劳任怨、汗流浃背、从不说苦,才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对于工人们的辛勤付出,王亚鹏表示感谢,“他们为南京地铁7号线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送水现场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