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地理 | 王振羽:瞻园路上说徐达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7-22 13:03

635年前初春的某个夜晚,南京的瞻园之内哭声一片,刚有噩耗从北平传来,瞻园的主人、大将军徐达猝然去世了,也才53岁。

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人,他出身农家,土里刨食,但性情刚毅,不甘屈居人下。徐达长得面貌清癯,颧骨稍高,身材魁伟。他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回乡募兵,年已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他小朱元璋4岁,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郭子兴与一同举事的孙德崖等人不合。占据徐州的赵均用、彭大兵败,投奔濠州而来。不久,赵、彭称王,郭子兴受制于赵、彭,几遭杀害。朱元璋见困顿在濠州难成大事,遂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秋率徐达、汤和等24人离开濠州,南进定远,攻下滁州。徐达冲锋陷阵,威勇初露。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滁州粮草不继。朱元璋与徐达等攻取和州。朱元璋占据和州后,郭子兴抓走了孙德崖,孙德崖军也抓走了朱元璋,有点互为人质的意味。徐达挺身而出,主动去交换朱元璋,朱元璋对徐达更为器重。

此年六月,朱元璋率徐达等人渡江,拔采石,下太平,图谋集庆。在攻打采石矶和太平府之战中,徐达与常遇春二人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擒元将陈也先,收服蕲人康茂才部。八月,徐达等分道攻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皆克之,徐达威名日著。

朱元璋占据应天后,北有元军,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南有方国珍、陈友定。朱元璋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其中,陈友谅、张士诚二人势力最强。朱元璋审时度势,决定先灭陈友谅,再除张士诚。

攻打陈友谅时,徐达先用离间之计,使陈友谅诛杀部将赵普胜,乘机攻下枞阳水寨,次年,又与常遇春诱敌进兵,选精兵万余埋伏在九华山下,断其后路,内外夹击,陈友谅军大乱,被斩首万余,生擒三千,徐达军大胜。次年又与陈友谅大战于江州,缴获战马两千匹,粮食数十万石,并乘胜西进,直逼武昌。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三月,驻军洪都的原陈友谅降将祝宗、康泰举兵叛乱,徐达率军平叛。四月,徐达驰援安丰,陈友谅乘虚而入,攻陷吉安、无为等地,集中兵力猛攻洪都。六月,洪都被围已两个多月,形势吃紧。朱元璋急召徐达自庐州前来会师,并以舟师20万屯湖江、九江口和南湖嘴以扼其归路。陈友谅闻听说朱元璋大军将至,从鄱阳湖东面撤退,双方遭遇于康郎山。徐达身先士卒,率军力战,大败陈友谅军前锋,斩杀1500多人,缴获大战船一艘。搏斗之中,徐达所乘之舟着火,但他临危不惧,一面扑火,一面指挥战斗。双方激战数月,陈友谅移师泊渚矶不敢再战。战争之中,朱元璋担心张士诚乘虚而入,便让徐达回防应天府。徐达戒饬士卒,严加防守,使张士诚不敢妄动,朱元璋因此得以解除后顾之忧,全力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朱元璋与张士诚的争斗,大致分为三步。先取淮东,翦除其羽翼,攻克淮河水域的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宿州、安丰诸县,逼迫张士诚的势力收缩到长江以南;再扫荡浙西,切断其肘臂,形成合围平江之势,攻克湖州、嘉兴、杭州等地;最后合围平江,决战张士诚。

要迅速稳妥地解决张士诚,大将徐达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在合围平江的战役中,徐达统屯兵于葑门外,架设起三层大木塔,居高临下监视城中动静,名为“敌楼”,其上设置有弓弩火铳。徐达又用“襄阳炮”,日夜轰击城中。九月,平江城中粮尽,军民以枯草老鼠为食。张士诚身陷绝境仍不投降。徐达下令全军强攻破城,城下战鼓擂动,火炮齐鸣,二十万大军杀声震天,将士人人奋勇争先。徐达督军首先攻破葑门,常遇春攻破阊门水寨,直逼城下。

将及黄昏时分,张士诚军全线崩溃。徐达指挥全军从四面八方架起云梯,蚁附登城,冲入城内,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暮色苍茫,平江城中的喊杀声已经微弱,降将李伯升奉徐达之命,前去劝谕张士诚。他匆匆进入宫来,张士诚已悬梁自缢。李伯升让随从赶忙将其解救下来,张气息未绝,许久才缓过气来,却闭目不语。徐达闻报,命将张士诚押送应天,听候朱元璋处理。据说,张士诚最终还是在看守之地自缢而亡,地在南京大香炉左近。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一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进行北伐。次年八月二日,徐达进入大都,元朝灭亡。据说,徐达在开平围困元顺帝时,故意放开一缺口,让元顺帝逃走。常遇春认为此举失去了立大功的机会,很是不解。徐达说:“他虽是夷狄,然而曾经久居帝位,号令天下。如果真抓到了,主上拿他怎么办才好?割地来册封他,还是杀了他以求甘心。我认为两者都不行,放了他最合适。”他们回京禀报后,朱元璋果然并不加罪。

明朝建立后,徐达东征西讨,戍守边防,屡立大功。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太祖以徐达功大,命有司于南京徐达府前治甲第,赐其坊日“大功坊”。大功坊位于教敷营至瞻园路一带。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其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徐达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朱元璋某次召徐达饮酒。徐达大醉,朱元璋命内侍送徐达到旧内休息。旧内是朱元璋还是吴王时所住宫殿,半夜徐达酒醒,问奴仆此为何处?奴仆答:“旧内。”徐达立即起身,跪在台阶上朝北叩拜,三叩首后才敢离去。“上闻之,大说”。有人评说道:中山三叩头,而主信益坚。仓卒间乃有许大主张,非特恪谨而已!

徐达戎马一生,善于治军,为人谨慎,骁勇有谋,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军令一旦发出便不再改变,各部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但在明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他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大都会二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市井安然,百姓较少受战乱之苦。

朱元璋还曾经如此高度评价这位老战友: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瞻园位于秦淮区瞻园路128号,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素以假山著称,说是以苏东坡“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末清初,江东三大家之一的吴梅村有《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涉及到瞻园:玉京与我南中遇,家近大功坊底路。小院青楼大道边,对门却是中山住。

据余怀的《板桥杂记》载,徐达的后人中山公子徐青君,“与傭丐为伍,乃为人代仗”“青君卖花石,货柱础以自活”,已经沦为代人受刑的“穷苦”之人了。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