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雨花台区,夜幕下可见一条蜿蜒8公里的“数据线”红蓝交织、炫彩夺目,犹如一条项链点缀在城市夜景中。这座空中廊桥串联起一个个公园绿地、城市断点,将为周边居民带去别样的散步路线。雨花“数据线公园”是江苏首次尝试建设的高线公园,也是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的生动写照。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是对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这不仅是物理层面的“除旧布新”,也是保留城市的历史韵味与人文温度,串联起城市的历史和未来的过程。城市更新既是解决百姓“急难愁盼”、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空间重构、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做好更新焕新,赋能城市发展,如春雨润物般的城市更新犹如城市的新陈代谢,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注入蓬勃生命力。
改善人居环境,唤醒城市活力。如何让城市更新做到人民“心坎上”?关键是要根据居民需求进行精细化改造。面对居民的多元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因地制宜唤醒城市“边角料”:杭州在各类路桥下建设起运动长廊、下穿景观空间等场所,让“沉睡”空间重焕生机;兰州下足“绣花功夫”建设百余处口袋公园,让“推窗见绿”成为居民生活日常;无锡蓝系列园区实现从“工业锈带”到“城市秀带”的精彩蝶变,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一处处微改造实现老旧空间大变样,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重塑空间版图,焕新城市面貌。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而科技为探索城市更新与人文融合提供了新路径:雨花“数据线公园”沿线设有多个可分析运动数据的互动式大屏,打造集运动、社交、数据交互于一体的高线公园;湖北黄石通过数字化赋能城市建设,推出智慧停车平台并科学整合停车资源,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上海张园借科技辅助实现历史建筑“修旧如故”,并探索数字商圈建设,助推文商旅体展多业态融合发展。在城市肌理的不断更新中,科技的参与让城市重塑竞争力,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近悦远来”之地。
站在城市更新的十字路口,每一步都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有“颜值”更有“温度”,一处处稳扎稳打的改造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智慧、有韧性,让越来越多的民生愿景转化为幸福实景,托起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