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园林”,以“方寸之美”满载民生“大幸福”
来源:江海明珠网
2025-04-27 17:40

   2025 年,江苏将新增 40个“乐享园林”活力空间,这一民生工程延续“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标志着城市治理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的深刻转型。自2022年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江苏已累计建成410处绿色空间,覆盖全省94%的区县,惠及超900万居民。从“推窗见绿”到“出门进园”,从“共享”到“乐享”,江苏以“小而精、精而美”的绿色实践,书写城市更新与民生福祉深度融合的生动篇章。

 

  “乐享园林”的核心理念,是让绿色空间成为“家门口的幸福”。江苏将城市更新的手术刀精准切入老城区“病灶”,通过“绣花式”改造让畸零地块焕发新生。数据显示,三年来“乐享园林”位于老城区的比例从35%上升至56%,有效弥补了公共服务短板。南通市崇川区通过改造老旧小区闲置地块,建成11处主题游园,将原本杂乱的边角地变为居民的“社交客厅”和“自然课堂”。这种“见缝插绿”的巧思,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15分钟生活圈”充满温度。今年新增的40个项目中,苏州、无锡、常州各占5项,宿迁4项,其他城市分步推进。这些项目注重与城市功能紧密结合,学校旁设“候学区”,医院边建康养步道,地铁站旁造林荫停车场……通过“空间织补”与“功能植入”,使绿色空间成为承载全龄需求的“活力枢纽”。

 

  江苏的“乐享园林”建设,跳出了传统绿化的局限,以“公园+”思维拓展多元场景。在无锡,首个无障碍体验主题花园为视障人士提供了感知自然的专属空间;在徐州,“沛小筑”驿站串联绿道网络,成为市民休憩的“城市客厅”。更值得称道的是,江苏将住建部提出的“校门口三件套”(公园、公厕、候学区)与“乐享园林”深度融合,2024年建成74处“三件套”项目,其中34处为园林项目,让等待接娃的家长有了诗意栖居的角落。文化赋能则为这些空间注入灵魂。南通的国家安全主题园将安全教育融入廊架标语与步道设计;宿迁的鸟悦园、樱飞园以本土文化为脉络,打造“一园一主题”的特色景观。这些创新实践证明,绿色空间不仅是生态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的鲜活阵地。

 

  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赋予“乐享园林”蓬勃生命力。江苏积极探索“菜单式”服务,在项目选址、设计、管理等环节广泛征集民意。南京“市民园长”、徐州“志愿护园队”让居民成为建设管理的“主人翁”。这种参与感,不仅提升了项目的实用性,更凝聚了社区共识。例如,常州的青年滑板公园因吸纳了年轻群体的建议,增设攀岩墙和夜间照明,成为城市潮流地标。此外,江苏通过“公园生活季”等活动,将市集、运动、文化体验引入绿地空间。2024年,全省207个公园开展340余场“公园+”活动,让静态的园林“活”起来,成为促进消费、增进邻里情感的公共平台。

 

  从“见绿”到“见美”,从“共享”到“乐享”,江苏“乐享园林”建设正在书写新时代城市治理新范式。当城市关注每一处角落,以品质优先重塑空间,承载乡愁的边角地焕发新生。这不仅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诠释,更让我们看到,城市的温度就藏在这些精心雕琢的“小确幸”里。(黄烯茜)

 

来源:江海明珠网
编辑:褚怡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