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常州的艺术拍卖界传奇“1号先生”张宗宪逝世,享年97岁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1-30 21:43

11月30日,中国艺术收藏家传奇人物张宗宪逝世,享年97岁,几十年来,张宗宪在全世界致力于收藏中国瓷器和中国字画,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内受到敬重。同时张宗宪也是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动者。

张宗宪出生于上海一个古董珠宝商家庭,祖父张揖是江南竹刻名家,父亲张仲英是上海“聚珍斋”古董商,张宗宪继承了家族的艺术血脉。1949年张宗宪移居香港开启了传奇的收藏生涯,到香港之初他从服装生意起家,从古董行中挖到第一桶金,1951年起张宗宪开设自己的古董店和首饰店,到自己的起步,张宗宪曾表示,“我是凭灵感,凭智慧,凭记忆力”。他的家人也说,没有几个人比他更投入,他是“反复捉摸”。1968年,张宗宪在伦敦参加拍卖会,成为第一个出现在国际拍卖会上的中国香港人。此后张宗宪穿梭在世界各地,因大量时间都在飞机上度过,他将自己称作“云海阁主”。

在国际拍卖场上,张宗宪有“一号先生”的美誉,这不仅肯定了他在艺术拍卖收藏界的地位,更是对其在全球收藏拍卖界影响力的肯定。

张宗宪对中国文物情有独钟,1993年上海朵云轩的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张宗宪手持一号牌亮相,第一号拍品是丰子恺的《一轮红日东方涌》,起拍价为2万元,因为是首拍,内地买家出价都很慎重,不过几百几千地往上加,而张宗宪一开口就上万地加,最后将此画一路顶到11.5万元,创下当时丰子恺作品的最高价。1994年,中国嘉德举办第一场拍卖会,第一号拍品是吴熙曾的《渔乐图》,底价7000元。手持一号牌的张宗宪站起来说:“今天是嘉德的首拍,我出1.8万元,一拍就发!”场面顿时活跃,张宗宪相继加价,2.8万元、3.8万元,直至加到8.8万元,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上台敲响第一槌,张宗宪博得头彩;1994年,北京翰海首拍,张宗宪又是手持一号牌,一口气拿出1600万元,吃下全场拍卖会成交额3200万元的50%。作为声名远播的收藏家,张宗宪动辄斥资几百万购买心仪的佳作,给外界以风云叱诧的气势印象。

张宗宪对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推动了佳士得等国际拍卖公司落户香港,让香港成为中国古董集散地,并进而发展成为全世界文物和艺术品的交流中心之一,张宗宪也竭力扶持众多大陆新生拍卖公司,尤其是大力提高了北京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中的地位,北京艺术品市场与伦敦、纽约等老牌艺术品市场能平分秋色其中张宗宪起到很大作用。

张宗宪将自己的收藏理念概括为“看得懂、买得到、捂得住、卖得掉”,这一理念是他多年来实践经验的积累,也反映了他对收藏市场的洞察,这也帮助他在收藏界树立了极高的声誉并广泛影响后来的收藏家。

2023年以来,张宗宪先后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40套总计55件铜胎掐丝珐琅器,极大丰富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与展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