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乐开拓者、著名词曲作家付林逝世,曾创作《妈妈的吻》《小螺号》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0-08 16:08

10月8日中午,付林音乐基金会发布讣告,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的践行者、流行音乐最早的开拓者、著名作曲家付林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图片

1946年1月17日,付林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这里是北大荒腹地,流淌不息的松花江成为付林磨灭不去的童年技艺,故乡也成为付林早年创作的主题。他最早接触音乐源于继父购买的收音机,他跟着收音机学了几百首歌曲。在富锦一中读书时付林迷恋上了小提琴,这使得付林迫切的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器,但小提琴价格昂贵且不易自学,最终付林将乐器换成了竹笛,并靠着竹笛在1964 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民族器乐专业。1968 年大学毕业后,付林被分配到海政文工团工作,当时文工团作曲的人很多,作词的人很少,于是付林就被安排去写歌词。人人都知道作曲家付林,却少有人知晓付林最早成名却是因为作词。1976年,那一年付林刚好30岁,在海军大院的一个抗震棚里,他写下《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歌词,由王锡仁谱曲,歌词平实而朴素,感动了无数人。在往后的数十年中,他将音乐语言运用得更加娴熟,谱写了更多的动人歌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付林创作的高峰期,“小螺号,滴滴滴吹,海鸥听了展翅飞。小螺号,滴滴滴吹,浪花听了笑微微……”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螺号》就是付林创作于80年代的作品,这首描绘新时代海边渔家儿童生活的歌不仅捧红了当时年仅13岁的小歌手程琳,也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作。彼时的流行音乐在内地还是非常新鲜的事物,尚且未被所有人接受,也有人对此做出了批评,但付林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最终《小螺号》成为一代经典儿歌。付林创作了上千首快炙热口的歌曲,包括《妈妈的吻》《祝愿歌》《小小的我》《故园之恋》《彩云追月》(填词)、《故乡情》《天蓝蓝海蓝蓝》等。此外他也进行影视剧音乐创作,为《潮起潮落》《儿女情长》《哦昆仑》《朱德》《刘少奇》《戊戌风云》《父子老爷车》《刘胡兰》等百部影视作品创作音乐。在舞台与床篇创作方面,他改编民乐合奏曲《梁祝》,创作《牛郎织女》套曲;创作电子乐专辑《皇家园林》和十几盘个人作品唱片磁带;创作的儿童音乐剧《太阳、气球、流行色》获国务院文化部、国家教育委员会音乐设计单项奖;为音乐剧《赤道雨》作曲,获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创作的通俗歌剧《红雪花》获黑龙江省文艺演出一等奖。付林曾曾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音乐奖、“第七届中国金唱片奖” 评委会《艺术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 等多项荣誉。

付林认为音乐源于生活,他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使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在创作中,他注重创新与传承的平衡,将传统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中,让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代的时尚感,他强调音乐应该是情感的表达,能够触动人心,并且认为歌声应该传递文化的力量,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2012年在南京艺术学院的一场讲座中,付林曾谈及对网络歌曲的看法,并提出当下流行音乐越来越快餐化,许多网络歌曲的生产完全没有技术含量,这对音乐的原创性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近几年来,付林在年轻人扎堆的B站、抖音等平台上活跃,与年轻网友们交流自己对于音乐的看法,也不吝分享自己对于新近崛起的年轻一代歌手作品的解读和观点,他点评过周身、刀郎、陈奕迅等多位流行音乐歌手,也解读过《昨夜书》《孤勇者》《东风破》等音乐,他通过自己的视频向年轻一代寄语:“数字化的今天曾是过去的渴望,请接棒,未来可期的你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