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6月9日讯(通讯员 广萱 广组萱 记者 陈咏)小长假,走进扬州古城深处,在知名古街巷过原汁原味的端午节,会有什么样的体验?8日下午,扬州仁丰里,一场以浓郁地方端午习俗为亮点,集传统祭祀、非遗集市、古风互动等活动为一体的民俗活动在这里上演,吸引了数千名市民游客前来体验。
现场揭牌
端午佳节,由九三学社扬州市委员会、广陵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融媒体中心、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汶河街道等单位联办的第三届仁丰里端午民俗文化节,在古城文脉深处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据悉,该活动持续3天,沉浸式还原一场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端午雅集,带领大家感受古城扬州的精致诗意和生活品质。
小小大王
活动现场,由“迎神”“祭酒”和“饮福受胙”等12个篇章组成的端午祭祀活动,渐进推出,有条不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夏梅珍老师的引导下,市民游客跟随主祭共行祭祀礼,共祭先贤屈原、伍子胥,传承端午文化。现场,夏梅珍为在场的孩子们依次画额系绳,并用艾草蘸取兰汤,轻轻地在孩子们的双手、额间、脖颈处拂过,除却“污秽”,让孩子们神清气爽,表达端午佳节的美好祝愿。
画额祈福
粽子是端午节当仁不让的主角。仁丰里北入口,青箬叶、白糯米、红赤豆,满街粽子清香,吸引了来古城打卡的游客,来自扬州大学的外籍留学生也被它们迷得挪不动脚步。留学生们团团围住热心的志愿者老师,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手中的粽叶和棉线。留学生马鲁夫说:“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我喜欢吃粽子,喜欢扬州,喜欢中国的端午节。”
祝福满怀
记者注意到,漫步仁丰里,风物集市如同一个个“宝藏”,等待市民游客探索。非遗文创、民俗手作、古玩风物等,让人目不暇接。街巷深处,一场别开生面的簪花活动正在进行。端午与高考相遇,市民游客共同参与,佩戴绒花制作的金带围祈愿,再现诗意浪漫的宋人习俗,同时寓意笔下生花,前程锦绣。端午主题诗会现场,朗诵者们朗诵了《龙舟》《屈原颂》等20个经典诗歌作品,展现诗篇的韵律和深厚情感。一声声诵读铿锵有力、一句句颂扬饱满深情,台下观众深深感受节日气氛,大家沉浸其中,抚今追昔。
风雅对弈
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仁丰里不断探索传统民俗节日内涵,端午节是重要一环。希望民俗文化特色活动越来越红火,散发出更加鲜明浓郁的扬州味道。希望以此激发街区消费,让民俗文化节成为推动“文化+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参与其中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