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翻找冻鱼,精心的布局;老漠却不言语,脸上带笑意……”《狂飙》剧情被写成歌词,再配上“科目三”背景音乐的演唱,这段1分钟30秒的视频受到了无数网友的点赞。最近一段时间随着AI技术的发展,说唱解说影视不再需要好嗓门和优秀的编词功底。那么如今AI说唱的实力如何?博主们宣传的“零基础入行”靠谱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实测发现,AI说唱工具整体表现良好,但在处理快唱、高音、摇滚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
7集视频播放过亿
AI说唱解说影视走红
记者注意到,说唱解说《狂飙》的这位博主从去年12月开始发说唱解说,目前仅仅发了25个视频,但这22个视频让他吸粉接近65万,更夸张的是,他说唱解说一部电视剧的7集合集播放过亿。在其一些视频下方,平台官方提示“内容疑似AI生成,请谨慎甄别”。而这位博主则更加直接,他不仅在个人简介中写明了歌声引擎的名称,还通过个人关联店铺售卖““AI唱歌技术全套课”。
这套课程将“1月涨粉50万的解说新赛道”、“零基础可学”、“开课三天已有学员做出小爆款”作为卖点,售价898元,平台显示已售83份,销售额超过7万元。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短视频平台上就有博主凭借真人说唱影视走红,但由于这个行业门槛较高,跟风进来的并不多,这位博主曾表示过,“说唱解说和普通解说不一样,唱的话需要合辙押韵,有些新手作者的文案没办法做到押韵,甚至全篇下来没有一个韵脚是押着的,而如今随着AI的加入,短视频平台上做说唱解说影视的博主明显增多。
“零基础入行”靠谱吗?
记者实测:不大靠谱
那么博主声称的“零基础”靠谱吗?记者通过咨询业内人士、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总结出制作AI说唱影视解说视频的流程,本进行了实测。
由于入门创作者缺乏写曲写歌的能力,因此需要在先有歌曲的基础上,更改原歌曲的歌词,并用AI将新编歌词用原歌曲调唱出来,例如上文提到的博主使用的就是“科目三”的曲调。
整个过程第一步需要用软件将原歌曲中的人声和背景音乐分离,这一步需要用到软件UVR5,本次记者分别实测了语速快、音调高的《一笑江湖》(即“科目三”),以及语速较慢、音调普通的《可能》。结果发现,在处理《一笑江湖》时,AI并不能完全做到完全分离,分离出来的人声断断续续,不少词都被分到了曲里,最终得到的人声大约只有7成;而在处理《可能》时,AI的表现几乎完美,人声几乎全部能识别出来。
接下来便是将人声和背景音乐导入AI歌手软件ACE Studio,在导入过程中,软件会识别人声,并自动生成每个音节的音词、音调、音长,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自己改写好的词替换原有音词。记者将《一笑江湖》分离出来的人声导入软件后,仅有部分音节被识别出来,到了这一步,原曲中的人声仅剩5成,如果还想继续下去,创作者必须根据原曲补充缺失人声的音词、音调、音长,而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可能》分离出来的人声导入软件后,AI基本能做到全部识别,除了音词上有部分瑕疵,例如将“ke”识别成“ken”、将“neng”识别成“eng”,随后记者将用编好的歌词替换原有音词,在软件左侧根据标签选择一位歌手后,一段由AI翻唱的歌变完成了。
此外,记者实测“AI改编歌词”发现也不尽如人意,例如记者要求AI以“南京六朝博物馆”为主题改编歌词,AI给出的结果是“石砖留痕迹,诉说王朝往;玉器显华贵,王侯梦未央……”乍一看还行,不过似乎在任何博物馆都适用,并没有写出六朝博物馆的特色。
从生成结果来看,AI歌手的水平非常高,不仅每个音乐咬字准确,而且高低音、延音也演唱完美,并且整个曲目非常连贯。但是目前AI在识别复杂歌曲上仍有不足,需要创作者有一定的音乐功底,加上AI写词似乎也不大靠谱,想要“零基础入行”确实有一定难度。不过AI的出现确实让说唱解说影视门槛降低了,AI不能做到所有事,但已经能做到许多事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