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最大规模线下招聘,2024年无锡市春季高校毕业生大型双选会提供近万优质岗位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2-22 17:32

2月22日,由无锡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24年无锡市春季高校毕业生大型双选会”在无锡市新体育中心成功举办,这也是近三年来最大规模的线下招聘会,现场收取简历16317份,5736人次达成就业意向。

“就”在无锡不必去远方

为了抢抓青年人才过年返乡窗口期,无锡市委人才办、无锡人社部门提前谋划,通过搭建全市重点企事业单位与无锡籍学子、在锡高校学生等青年人才面对面深入对接平台,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留锡、返锡、来锡就业创业。前期开展多渠道广泛宣传和精准定向邀约,邀请广大青年人才、各类求职者报名参会,截至会前,在线扫码预报名的求职人数达3440人。

无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青年人才,也更能成就青年人才。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共无锡市委副秘书长、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映雪在致辞中真诚地期待在外求学的无锡籍大学生能够以此次寒假回锡为契机与家乡建立更深的情感纽带,也诚挚邀请在锡就读的本地高校毕业生把家庭、事业和青春托付给这座城。

现场还发布了2023年度“无锡最佳聚才单位”名单,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获此殊荣。无锡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左同宇和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林茂松为2023年度“无锡最佳聚才单位”颁授铜牌,鼓励他们在引才聚才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余仁昌在启动仪式上热情地推介了无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锡引”工程政策,从安居、乐业、发展三方面向毕业生们传递无锡这座城市爱才敬才、育才兴才的满满诚意。最后,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敏宣布2024年无锡市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活动正式启动。

近三年最大规模线下招聘会

活动当天,无锡人社部门共组织包括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在内的306家优质用人单位,提供9885个优质岗位进行现场招聘,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金融投资、智能制造等诸多行业领域,岗位最高年薪超过50万元。据统计,参会企业对求职者的专业要求以契合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需求的理工科专业为主,包括集成电路、微电子、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软件工程等。

招聘活动采用网络同步直播,8位市(县)区人社局分管局长,以及雅迪科技、信捷电气等8家重点企业招聘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开展辖区情况介绍和重点岗位推介。数据显示,直播当场观看达30.7万人次,网络简历投递2319份。

活动现场,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就职于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无锡籍学子张黎莉上台分享了选择回锡工作的故事;江南大学2024届硕士毕业生姚钦讲述了对家乡无锡的热爱。两位在发言中表示,无锡的产业结构、宜居环境、引才政策、岗位薪酬是吸引无锡籍学子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解答无锡引才政策,帮助毕业生们更快地在职场中找准定位,无锡人社部门还在招聘会现场设立政策咨询专区,为前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面对面解读“锡引工程”租房、生活、购房补贴以及人才落户、档案托管、见习实训和职业生涯指导等政策。

整个春季将推出6万岗位

据介绍,无锡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要求,高度重视人口高质量发展,聚焦青年人才引育,用“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丰富举措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来锡创业就业,让青年人才在锡有奔头更有干劲,切实激活青年人才的“一池春水”。

同时,无锡已连续5年荣膺“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殊荣,连续4年获得“最佳促进就业城市”称号,这座万亿之城、宜居之城、活力之城,正演绎着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的现实图景。

下一阶段,无锡人社部门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春季招聘关键期,持续开展“智汇无锡”“百企千才高校行”等招聘活动,为全市用人单位和优秀人才搭建最广阔的线上线下交流对接平台,预计整个春季将会推出6万多个岗位。同时,将联合江南大学、无锡学院等本地高校开展大型双选会,为在锡高校毕业生留锡就业创业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此外,无锡人社还将通过组团的方式奔赴南京、西安、哈尔滨、太原等地高校开展校园专场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们来锡、返锡就业创业提供最直接的通道,为无锡人才“蓄水池”注入源源不断“活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