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怎么沉浸式游长安,立体书不止是好玩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2-19 18:12

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千人齐诵《将进酒》勾起了无数人对古城西安大唐气度的向往,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成为沉浸式体验长安浪漫的热门打卡地。除了千里奔赴西安打卡,还有另一种方式可以沉浸式地游长安,那就是通过立体书。

今年春节期间,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推出了购买街区门票免费领取《揭秘唐朝的十二时辰》精编版的活动。《揭秘唐朝的十二时辰》是一本翻翻立体书,由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与乐乐趣联名推出,趣味再现“浓缩版”的大唐长安。

书中有乾坤

如何正确的“玩”这本书

《揭秘唐朝的十二时辰》把时间线浓缩在了十二时辰内,让读者跟随主人公唐唐沉浸式体验长安城热闹的一天。

《揭秘唐朝的十二时辰》是乐乐趣的王牌产品“揭秘翻翻书系列”中的一员,翻翻书在纸板书的基础上,增加“书中书”“画中画”的纸艺设计,让画面和内容进一步延展,既扩展了小读者的知识面,还能体会动手“翻”出知识的互动趣味,这一趣味的阅读方式在近些年来备受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

“这本书在呈现唐朝长安真实样貌的同时,将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代表性元素也融入了其中。”乐乐趣编辑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揭开了这本书中的一些非常有趣的玩法,“在书中可以找到以萧家馄饨为代表的美食店,街区的NPC人物卖炭翁、李白等等,还有霓裳羽衣舞和顶缸表演,而且小读者们还可以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中找找书中对应的场景,这也是乐趣所在。”书页上设计了诸多趣味的迷你翻页,比如翻开侍女的花钿就能看到关于花钿的知识。这本书还能和长安十二时辰的研学活动做个“搭子”,在研学中学习到的知识在书中也能够重温。

“立体纸艺对孩子有天生的吸引力,乐乐趣的立体书创作团队已有十多年创作经验,也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立体书的优势,将孩子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自然科普和学科知识等主题通过立体设计的方式呈现,让书中抽象的知识3D化、立起来。”编辑介绍道,除了《揭秘唐朝的十二时辰》外,乐乐趣还推出了《长安!长安!穿越中华古都立体书》,“这本书里设计了镂空、弹跳、翻翻页、拉拉页、滑轨、卡片、纸袋、书中书等多种好玩、有趣的纸艺形式,比如说模仿夹缬工艺的镂空涂色游戏,用硫酸纸还原丝绸效果,再现了古都长安城的社会生活百态。孩子可以在互动阅读中代入角色,让阅读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沉浸式体验有趣的古人、古事、古物。”想要沉浸式地体验长安文化,到西安不是唯一的选择。

不仅仅是“儿童专属”

立体书的世界很精彩

“立体书是亦动亦静、以巧取胜的创意艺术。”乐乐趣编辑表示,虽然在大众印象中似乎童书中比较多见立体书,但实际上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很少有人能抗拒立体书的魅力。“近几年,我国儿童立体书一直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势头,制作经验也日趋成熟,题材从前期的引进为主,到如今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出新的领域。”今年央视春晚的节目中也出现了巨型立体书的元素,“这说明立体书这种形式不仅越来越被认可,市场需求也是日益增长的。”

现在,立体书也让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读者“入坑”了,“立体书的娱乐性、融合性、交互性特征更契合儿童阅读偏好,虽说立体书阅读主要受众是孩子,但成年人市场也有很大的扩展空间。”据介绍,乐乐趣推出的世界经典立体书珍藏版《小王子》、法国设计师菲利普·于什的立体书系列,在儿童、成人市场上都取得了销量佳绩。“但这也意味着立体书的大方向并不是一味的纸艺堆积,而是将内容和结构的关系处理好,好内容永远是基础,然后再去提升立体书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性。”

有趣的立体书也吸引了不少手工达人的注意,自制立体书的教程在网络上比比皆是,花上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自制一本立体书虽然很累,但是成就感爆棚。实际上,面向市场的立体书在制作上也没有捷径可走,书中的立体结构均由人工拼贴组装而成,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精致的立体书能够成为收藏品的原因之一。

让精彩的故事“跃然纸上”是立体书吸引无数读者的重要原因,乐乐趣编辑透露,2023年末,乐乐趣联合三体宇宙共同推出《三体立体书 红岸基地》,这是《三体》立体书“收藏家”系列的第一本。今年,也将继续推出以汪淼和史强为第一视角的《三体立体书 三体游戏》和《三体立体书 古筝行动》,“通过三篇人物传记,交织出《三体》第一部的宇宙星图。”乐乐趣传统文化主题的立体书也在持续上新,“我们策划了《古人的智慧 天工开物立体书》《假如国宝不在博物馆》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立体书,将中国更多的好故事、好内容讲给少年儿童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图片由乐乐趣提供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