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江苏省中医院的抗流感“灵药”有没有作用
来源:紫牛新闻
2023-11-27 19:11

今年流感季较往年来的似乎早了不少,南京各大医院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等相关科室就诊人群“爆满”。不少患者都是家庭“组团式”就诊。家里有小孩、老人、体质虚弱的很是担心,生怕他们传染上。许多市民听说江苏省中医院有不少防治流感的中药“灵药”,有没有作用?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朱佳为大家解读。

此波流感,不少人发现,同样在一个办公室,一个班级,一个家庭,有人感冒后,有的被传染上,有的却平安无事。这是为何?“这一切都取决于免疫力的强弱”,朱佳教授分析说。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免疫力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被称作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免疫力相当于中医“正气”。《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能力,人食五谷杂粮,吸食食物营养之气,接受着天地间的风、寒、暑、湿、燥、火的侵袭。人之所以会得病,就是因为身体的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使得致病的邪气乘虚而入。

中医认为,肺为华盖,病邪侵犯人体,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肺。提高免疫力,首先要益气固卫,把肺的正气提上来。季节性流感、普通感冒甚至是肺炎疫情是邪气,有的人身体素质好,免疫力比较强,即便感染,病情也相对较轻,而有的人体质较弱,脾胃较弱,除了出现呼吸道症状,还会表现为腹泻,同时也有外感的症状,这就是正气虚弱导致的。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抵御任何的疾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正气,正气强了,就不容易感染疾病。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等多种方法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可以扶正固表,降低生病的几率。

中医扶助正气的“组合套餐”:

1、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人体阳气弱,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最易生病。当然此时也是一年四季中阳气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容易激发经气,以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亚健康和体弱的人群不妨用中药调理改善体质。

图片

此外,冬季进补最宜膏方。膏方的主要作用是扶正补虚,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其配方用药讲究,制作工艺比较好。膏方具有辨证施治、整体调理、扶正补虚、寓攻于补、补攻兼施、简便经济、服用方便、口味怡人等特点。在人体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基础上,遵循辨证论治法度,通过理法方药程序,实现滋补、治疗和综合预防的作用,不仅养生,更能治病。

2、院内制剂

作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江苏省中医院在历次传染病防治方面,按照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论,针对流感等病毒感染发病特点,在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的指导下,从整体观辨证分析,通过扶正固表、清宣解毒等,研制了系列流感等病毒防治院内制剂,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目的。被网友们称为“省中六大灵药”就具代表性:

第一个“灵药”:芪参固表颗粒

功效:扶正固表,疏风理气,健脾祛湿。用于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流行性病毒性感冒等,症见平素易感或乏力、纳差或大便溏软。

图片

第二个“灵药”:清宣解毒颗粒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扶正祛邪。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所致咽痛、咳嗽、发热、鼻塞、流涕、乏力等;流行性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见上述证候者。

图片

第三个“灵药”:清肺解毒祛痛颗粒

功效:散寒退热,清肺解毒,解肌祛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舌质淡红、苔薄微腻、脉浮紧数(通常体温在 38 度以上)。

图片

第四个“灵药”:防感颗粒

功效:益气养阴固表、疏风清热解毒、理气和胃健脾。用于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等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症见发热、乏力、纳差、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咽干咽痛、苔薄黄或腻等。

图片

第五个“灵药”:肺宁合剂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用于肺燥有痰,痰热内结,稠厚较粘,咯痰不利,上气喘促,不得安寐等急、慢性肺炎、气管炎。

图片

第六个“灵药”:抗感合剂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

图片

3、中医特色疗法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秋冬季开展一些艾灸、拔罐、穴位贴敷等疗法,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阳气,可以达到振奋阳气、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驱邪外出的作用,并可以增强抵抗寒邪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4、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其原理为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而发生作用,使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起到调节气血阴阳和散寒通经等多种效果。主要适应人群有体质虚寒怕冷,手脚冰凉,体内湿气重者、关节疼痛等。

《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朱佳教授特别提醒,要做好防护,尤其是密闭的场所(电梯、影院等);除此上述的中医扶正套餐外,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扶助正气,减少疾病发生。

1、合理饮食:摄入充足的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平日注意全面均衡饮食,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2、起居有常:避免熬夜,充足有质量的睡眠,可以保证充沛精力,维系身体免疫机能。

3、多喝热水:也可以用空气加湿器,提高空气湿度,改善呼吸道水分的丢失情况,保护呼吸道黏膜,以提高呼吸道对病毒的抵抗力。

4、适当锻炼:天气变冷,人们渐渐地减少了户外活动,但是运动还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老年人而言,运动量不宜过大,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通讯员 冯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