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从“一张白纸”到打造“华东光谷”,宿迁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议事苑
2023-10-28 09:01

从第一家激光企业落户宿城经济开发区宿迁激光产业园,到如今汇聚嘉泰激光、凯普林光电等3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宿迁市宿城区实现了从“一束光”向“多束光”的转变,并最终裂变为一个专业园区。短短七年时间,宿迁激光产业园已发展为全国知名的激光装备产业集聚区。

图片

记者从前不久在宿迁举行的第五届激光装备产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作为全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宿城激光装备产业近三年产值始终保持年均40%以上的高位增长,21项创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56项国内领先,成为全国激光装备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

从七年前激光产业的“一张白纸”,

到如今成为“华东光谷”,

宿迁,

见证了一个产业诞生的传奇。

“经过近年来发展,宿迁的激光产业已逐步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研究员周寿桓说。

从2016年开始,宿迁市委、市政府瞄准了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趋势,举全市之力发展激光产业,始终把它作为实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宿迁激光产业园建园7年来,先后引进华工激光、凯普林光电、飞博激光、嘉泰激光、天弘激光等近百家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4家,产品涵盖了激光器、光学镜片、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熔覆、激光清洗、激光焊接、触控显示、激光3D成形、激光测距、激光医疗等多种类型。

定位“华东光谷、智造之芯”,瞄准“百亿园区、激光领航”,宿迁的激光产业已逐步形成了以激光器为上游,以装备制造为中游,以应用领域为下游的全产业链产业,成为宿迁市2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图片

激光企业生产车间

作为全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宿迁激光产业近三年产值始终保持年均40%以上的高位增长,预计今年将突破50亿元。华工激光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河激光等3个自主研发设备获评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永年激光荣获省机械科技进步一等奖,156项激光产品(技术)通过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激光产业园先后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园区、省级科技产业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一项项的荣誉,彰显着“华东光谷”正向着智慧与创新的未来奋勇前行。

“我们有跨越赶超的火热激情,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级市之一。我们有直达四方的快速通道,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立体交通开放便利,必将为各类产业提供最便利的物流条件。我们有精准保障的服务配套,构建了‘6+3+X’产业体系,能够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配套、全要素保障。我们有高效一流的营商环境,坚持‘有事必到、无事不扰’,打响‘宿迁速办’服务品牌,是亲商富商之城。”宿迁市市长刘浩这番话,是对这个传奇最好的注解。

宿城激光装备产业从“一张白纸”迅速裂变成一个全国有影响的新兴产业,得益于宿城像激光一样“快、准、亮”的发展氛围和一流的营商环境。

图片

宿城区积极落实《宿迁市支持激光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持续擦亮“宿办速诚”政务服务品牌,落细落实“五心”服务承诺清单,“一件事”等“放管服”改革事项走在全省前列,城市信用监测综合水平保持全国领先,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激光产业壮大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公司在今年七月初试投产,今年的订单已经排产到12月,到今年年底预计产值达1亿元。”宿迁力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庄丽霞说,公司从立项到投产,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帮办人员全程帮办,仅用时7个月,完成了生产车间和全部附属工程施工和试生产,这为企业快速建成达产奠定了基础。

致力打造最为完善的激光产业链,宿城区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对购置激光生产设备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20%给予补助。对租赁激光产业园标准厂房的,享受租金“三免三减半”。对高层次人才携带创新创业项目办企业的,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奖补,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发展。同时,突出装备制造、产品应用、高端研发、激光检测等重点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市场于一体的激光全产业链条,切实“化光成链”“聚光成谷”。

在位于宿迁激光产业园的嘉泰激光装配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8万瓦激光切割设备的调试。现场一束激光飞快地在金属上滑动,只需几秒钟就能完成切割操作。作为国内首家全产业链激光设备制造企业,短短3年内,嘉泰激光从7000平方的一个装配车间扩大到现在的8万平方米厂房。嘉泰激光智能装备宿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梓豪说,嘉泰激光在宿城快速发展,得益于宿迁激光产业园这个集聚的产业园区,这里拥有较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配套。同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物流成本。

图片

激光企业生产车间

为全面提升激光装备核心竞争力,聚力打造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基础雄厚、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标性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今年10月13日,宿迁市出台了《关于支持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围绕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等领域,重点支持从事研发生产基础材料、核心部件、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光电装备及衍生应用等激光产业链产品的项目和企业,对符合条件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最高 1500 万元支持。

如今,宿迁激光装备产业发展大会已经成为业界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盛典,全国激光产业界顶级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徐红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北京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周立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研究员周寿桓,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激光极端制造研究中心主任李琳,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柯熙政……

与会专家和企业围绕激光产业的前沿技术和应用进行了研讨:超快激光加工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激光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和智改数转领域应用、激光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应用、激光先进智造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图片

激光企业生产车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研究员周寿桓介绍说,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深入,激光先进制造已经成为新一代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和信息产业等领域,激光精密制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引起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和正在广泛应用。

对于宿迁激光产业的发展,周寿桓院士建议,激光制造要与宿迁制造业深度融合,要结合宿迁传统工业基础和优势,如新能源、装备制造、机械制造、新型膜材料、智能家电、电子信息等,大力发展激光加工设备在这些行业中的应用,推动宿迁及带动华东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

激光产业是一个高科技领域,技术研发是发展的关键,要加强政企联动,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搭建公共创新平台,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提高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专家认为,宿迁激光产业园建设和激光产业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当地优惠的条件和政策来支撑,更多的需要“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来匹配。要继续在龙头企业的引进和与大院大所合作上下功夫,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步伐,促进激光智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观察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

通讯员:沈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