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测试:“冰墩墩之父”最新设计作品,你看到了什么?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6-05 20:52

在第五十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你好,中国竹”可持续发展行动正式揭晓“你好,中国竹”标识。该标识由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设计,旨在倡导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企业加入“以竹代塑”实践,共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竹子跟中国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中国人来说,竹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与梅、松并称“岁寒三友”,无数文人墨客都曾以竹自况,以竹明志。从许多竹字头的汉字,到竹笋作为一种美味食材,用竹子做成的生活用具、乐器调弄“丝竹之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培育和利用竹子的国家,素有“竹子王国”之称。中国还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竹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全球已知竹类88属1640余种,中国就有39属800余种。

“在冰墩墩大火时,我就已经进入了冷思考状态,”谈及这一标识设计,曹雪认为,中国人对竹子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它看似简单,但它的气节与精神,却与我们所追求的内心境界一脉相承。中国设计不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照搬,而是要真正读懂中国人看世界的方式。期待这一标识能应用于各行业消费品,最终带动更多企业、消费者参与“以竹代塑”。他透露,此LOGO未来将会用于中国竹文化、竹产业发展的众多项目及产品上。

仔细看,“你好,中国竹”标识以竹林为主体形象,又以竹节体现熊猫五官,让观者有“初看是竹林,再看竹林中有熊猫”的观感体验,这一互见呼应了“以竹代塑”的高远立意,即人与自然的“共存共生”理念,看来十分有意味。

曹雪还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小测试,第一眼你看到的是什么?测试结果很有趣,“之前在小范围测试中,孩子们百分之百的一眼看出熊猫,成年人反而一半一半。”曹雪解答说,“第一眼看没看见熊猫,我不介意,万物共生,就存在于不知不觉中,感谢这次给了我一个继续以设计为媒讲好中国故事的机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