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数量庞大电动自行车,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隐患——飞线充电、电线短路、电瓶着火.......而由电动车上楼充电引发火灾继而导致人员伤亡事故更是屡见不鲜。
据统计,2022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2.3万起,同比增长27.5%。有实验显示,电动车起火30秒,毒烟可覆盖整个房间和楼道,极易引发人员伤亡。
AI智能阻车系统
如何阻止电动车上楼?
近期,议事苑观察员在南通主城区崇川区采访时了解到,该区为破解这一难题,对住宅电梯装上“黑科技”——AI智能阻车系统,以智慧手段叫停电动车上楼。据了解,全区约1.5万部住宅电梯将陆续加装这一阻车系统,最大程度杜绝火灾隐。
PART 01
现场探访:“黑科技”让电动车上楼“无门”
“嘀嘀嘀!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请立即退出......”2月23日,观察员来到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世伦佳苑小区,跟随小区保安包进清体验了一把AI智能阻车系统。
走进小区10幢居民楼的电梯,包进清指着上方监控摄像头介绍说,AI智能阻车系统就安装在这个监控装置内。电瓶车一旦进入电梯,系统即闪烁信号灯,并响起一阵急促的报警声,提醒电瓶车不能入内,同时电梯也停止运作。不论包师傅如何按按钮,电梯门始终无法关闭,警报响个不停,直至将电瓶车推出,电梯运行才恢复正常。
监测到电瓶车后电梯门将无法关闭
什么是电梯AI智能阻车系统?
电梯AI智能阻车系统利用了AI图形识别技术,自动对进入电梯的车辆进行识别判断。
当居民把电瓶车推进电梯后,就会触发报警并发送信号到电梯控制面板,所有按键就会处于停止状态。
此外,AI智能阻车系统只针对电瓶车发出警报,而对轮椅、婴儿车等进入电梯也会准确识别出来并放行。
另一种AI智能阻车系统
PART 02
梯控系统将陆续装进1.5万部住宅电梯
“有了这些梯控系统,再也没有人把电动车推上楼,我们觉得更加安全了,少了一份担心!”世伦佳苑小区14栋居民季美玲说。据了解,世伦佳苑小区是2021年交付的新安置房小区,硬件条件较为齐全,居民也有加装梯控系统的意愿。去年10月,这座小区内85部电梯已全部加装AI智能阻车系统。
作为南通主城区,崇川辖区内老旧小区较多,电线及消防设施老化、安装不规范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加之老旧小区、安置房小区居住群体老年人居多,电动车上楼充电产生的火灾隐患不容忽视。
唐闸街道永怡家园也是安置房小区,共有800多户、2000余辆电瓶车,又以老年人居多,虽然家家户户都有地下车库,不少人都曾习惯于电瓶车“上楼入户”充电。
永怡家园是崇川区最早加装AI智能阻车系统的小区之一,居民已使用1年多。而安装之初,却有部分居民并不能理解。“当时觉得这种‘黑科技’有点花哨,并不一定便民,甚至限制到自己的便捷出行。”居民鲍金良起初对AI智能阻车系统提出过质疑。
永怡家园
在社区的宣传科普下,鲍金良的想法完全变了,还主动做起本栋居民的工作,经常把电瓶车引起楼道失火的新闻发到微信群里,时不时告诫邻居们。“原来没有注意到安全隐患,光图充电方便就推到了楼上。现在消防通道空出来了,安全隐患也减少了。”鲍金良说。
永怡家园小区爱众物业负责人陈志平告诉观察员,以前要上楼挨家挨户宣传电瓶车进电梯的安全隐患,遇到不理解的居民还会引起纠纷,有了AI智能阻车系统这道“保险”后,不仅减少了楼层清理清查的精力,也对守护小区安全更有信心了。
据统计,2022年,崇川区因电动车引发的火灾40起,也让市民对电梯加装梯控系统的呼声渐高。
崇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小兵介绍,接下来,将由消防大队牵头,市监、住建等相关部门配合,联合电梯生产厂商、电信运营商研究安装方案,各板块挑选辖区内1-2个,居民配合度高、硬件设施好、有安全隐患的小区先行先试,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力争推动全区270个小区约1.5万部电梯应装尽装。
PART 03
堵疏并用,“推车进棚”纾解车辆“充电难”
崇川区消防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违反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但现实情况是,城市中老旧小区众多,基础设施落后,许多住宅楼没有车库车棚,更没有充电设施,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成了一道现实难题。
一边是安全管理需要,
一边是市民充电需求,
二者如何平衡关系?
电动车充电难题又怎样解决?
议事苑观察员了解到,崇川区在禁止电动车上楼的同时,也积极纾解“充电难”。
钢结构主体、白色金属瓦顶棚、智能充电桩……观察员在世伦佳苑10幢楼下看到,一处可停放几十辆电动车的车棚内,不少电动车正在充电。弘阳物业经理季建芹介绍说,世伦佳苑小区每一栋楼后面都配有充电棚。目前整个小区共有21处敞开式充电棚、48个充电桩,基本能够满足小区内576辆电瓶车的充电需求。收费标准经济实惠,受到市民欢迎。
世伦佳苑小区
而在和平桥街道北濠桥新村,增设室外停车棚17处,小区6个公共车库也完成了智能化改造,并设置了智能刷卡充电桩,安装了感应式喷淋和灭火装置,车库的非机动车容纳量由原先的730个增加到1100余个。
去年,崇川区通过摸排,选择了在部分楼幢侧面或者后面、不占用消防通道的地方,设置了6米、12米、18米等不同长度的装配式非机动车车棚。50个旧改小区中,共新建了508组非机动车车棚,可以停放约6000辆电瓶车。“与小区里原有电瓶车库以及这两年陆续新建的智能车库一起,可以有效缓解电瓶车停车问题。”崇川区市政和绿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
崇川区将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今年4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方案,从管线铺设、路面硬化、硬件改造等方面统一规划,将打造封闭式、智慧化停车充电场所,建设敞开式或简易式停车充电场所。
观察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
视频拍摄/剪辑:朱亚运
编辑 : 郭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