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评】做好“土特产”文章, 擦亮“百姓富”成色
2023-02-21 09:55

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另一底线任务。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在脱贫攻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求重点从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上、联农带农上下功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2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台阶,达到了20133元,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明确部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当前,各地正加快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不断提档升级,不少地方已把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脱贫增收、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乡村很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

从全国面上看,乡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都还比较低,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比较突出。做好“土特产”文章,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重点是要让农民富起来,难点是要让农民持续增收。做好“土特产”文章,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百姓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实现方式。

出品:扬子视评工作室

策划:黄凤 时力强

评论员:陈永辉

制作:李学

校对: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