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 | 耕海图强,如东擘画“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的壮美蓝图
2022-09-26 08:41

两面临海,坐拥86公里的海岸线、100多万亩滩涂、4965平方公里海域。在南黄海漫长而平缓的海岸线上,千百年潮涨潮退,勾勒出一条长长的曲线,伸进大海,孕育出一片广袤的土地,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赋予如东的宝贵馈赠。

舞风弄潮,如日东升。近年来,这片土地上,众多显著的变化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带给人们惊喜——在沿海,绿色新能源“方阵”凭风而立,国家级能源岛日渐崛起;在园区,一个个龙头型、创新型大项目竞相落户,不断书写从“0”到“1”的产业传奇;在城市,高楼耸立、水清岸美的海滨城市形象愈发凸显,正在甩掉“落后县城”的旧帽子。

图片

如东县城新貌,水清岸美、海韵涤荡

“如东因海而生,又因海而兴。海洋是如东最具竞争力的资源禀赋,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大潜能。”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说,如东以更高视野谋划沿海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转型升级,迈出跨越追赶的步伐,奋力开创打造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和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的新局面,助力南通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

向海而兴,擘画发展新格局

秋日的南黄海,天高云淡,金风送爽。

极目远眺,一排排迎风转动的大风车矗立在壮阔的海面上,构成一座庞大的“风机森林”,日夜不停地向华东电网输送绿色电能;在距岸边十多公里的洋口港阳光岛上,9月6日,随着总投资50亿元的协鑫汇东江苏如东LNG接收站工程开工,这座能源岛上建成和在建的LNG接收站已达三座,成为我国沿海LNG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以渔光互补为特色的光伏发电,也在如东沿海加快布局,目前已有3个项目列入省级规划。

图片

通威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打开中国沿海的经济版图,黄海和东海交界处,正是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地带。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战略布局优势,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板块之一,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但过去很长时间,偏居其中一隅的如东县,因受交通区位、产业布局、政策导向等因素的掣肘,成了长三角区域中稍显黯淡的角落。

因海而生,就要向海发展。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东将跨越赶超的目光坚定地投向茫茫大海。今年3月,“厚德力行、耕海图强”的新时代如东精神,在历经半年的广泛征集后出炉。2200多条征稿、近百次讨论,但核心始终没有绕开一个“海”字。由此可见,面向大海,是如东人最强烈的渴盼,也是助推发展的最佳选项。

图片

如东能源岛为华东地区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

如东发改委主任于海杰介绍说,依托大海大港,绿色能源产业成为如东向海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如东建成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群,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483万千瓦,年上网电量可达135亿千瓦时,力争到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到“十四五”末,洋口港阳光岛上将有四个LNG接收站投入运营,年接卸LNG能力将达到2800万吨,成为国家级绿色能源岛;依托百余万亩滩涂,如东正加快布局光伏发电项目,光伏规划容量将超过500万千瓦。

广阔的海天之间,如东正构建全新的发展格局。

产业涅槃,实现“0”到“1”转型

如东高新区泛半导体产业园,一幢幢造型别致的红色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穿过幽静的道路,走进邑文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运营负责人张佳宁带领来访者参观公司的无尘研发车间和量产车间,一台台半导体生产设备正在紧张组装。这家2018年落户如东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半导体前道工艺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已产生多项创新成果,成为比亚迪、华为等知名公司的合作伙伴。

在产业园,40多家半导体产业链项目实现入驻,集群效应正在形成。而在紧邻的生命健康产业园,30多个创新药研发、体外诊断试剂、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等生命健康领域的前瞻性项目也已经落户。

图片

生命健康产业园

历史上的如东,曾是一座传统农业大县,凭什么能集聚起如此众多的高端科技创新企业?

据了解,如东创新探索项目招引模式,按照“孵化加速+产业基金+集成服务+特色园区”的运行模式,深度链接外部优质资源,借助如东张江国际医学园区投孵平台、深圳如东创新中心等五大离岸平台,采取“沪深孵化、如东转化”的“离岸孵化”模式,实现了在半导体、生命健康等产业上从“0”到“1”的“涅槃”,加快推动产业板块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高科技的项目刷新着如东的产业高度,而百亿级的重大项目接踵而至,则给如东夯实了厚重的“家底”,助推如东产业实现洼地崛起。

眼下,在如东临港产业区内,总投资450亿元的江苏省重特大产业项目——金光如东产业基地项目1号、2号、4号生产线12台纸机已开机投产。3号、5号、6号、7号生产线已完成总工程量的逾70%;一期总投资250亿元的桐昆项目已有4套聚纺装置投入试生产,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全面投产。

目前,如东已有7个百亿级项目同步推进。重大项目纷纷扎根,如东县委副书记许金标说,如东正在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如东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

海韵彰显,水清岸美城市新

秋阳高照,从如东县城穿城而过的掘苴河波光粼粼,水清鱼跃。两岸,宽阔的景观带草木扶疏、曲径通幽。沿着河边的慢行步道一路向前,秋风拂面,空气清新。每到夜晚,华灯初上,这里便成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时间回拨到3年前,这条河的两岸还是杂草丛生,遍布着沙石、建材、煤炭堆场,到处是低矮破旧的民房。城市雨污混流的管道直通河中,水面上时常漂浮着许多垃圾,河道淤塞,水质普遍较差。

如东县临海通江,水网密布,如泰运河、掘苴河、掘坎河三条主干河道穿越城区,勾勒出城市的主框架。但由于缺少投入,前几年,“三河六岸”呈现出杂乱无序的景象。2019年3月,总投资12亿余元的“三河六岸”河道整治及景观绿化工程PPP项目启动。通过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水体修复、景观绿化等工程实施,“三河六岸”又焕发迷人风采,城市中多了许多彰显海韵风情的“城市客厅”。

图片

江苏邑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水的灵动,映衬出城市的现代和繁华。站在如东县城如泰运河和掘坎河交界处的青园咀眺望,鳞次栉比的高楼、热闹繁华的商业街、车流不息的马路,组成这座滨海小城的动人音符。

提起如东县城10年来发生的变化,当地许多人会用“翻天覆地”一词来形容。的确,多年前的如东县城,建成区面积比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乡镇大不了多少,到处是居民自建的住宅楼,缺乏先进的城市规划,给人留下面貌破旧、缺乏活力的印象。

这些年,补上城市建设的“短板”,如东持续用力。如东县副县长施正泉介绍说,近年来,如东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推动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助力环境整治。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如东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如东将努力创建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县城,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好风凭借力,扬帆启新程。海风涤荡,潮头涌动。如东正打开宏阔格局,从新的起点上迈出跨越追赶的脚步,面向大海,再出发!

议事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小川 朱亚运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