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粒好种子,长大报效祖国!“梦想与担当”征文大赛吸引近10万中小学生参赛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7-06 13:32

图片

“做大山与梦想的摆渡人,用我的知识帮助山里更多的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用笔去歌颂那些平凡又伟大的人。”“笔下是看得见的现在,抬头是熠熠生辉的未来。奔赴星辰,奔赴大海,我们责无旁贷!”……由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梦想与担当”江苏青少年征文大赛掀起了投稿热潮,各地学校纷纷组团参赛。截至目前,已有近10万名中小学生提交参赛作文。孩子们通过征文抒写自己的梦想,展现新时代少年的担当。据悉,本次征文大赛将于7月31日截稿,登录少年志APP即可进入大赛专区在线投稿。

躬身劳作 细嗅稻香

少年的她立志做一粒“好种子”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的这句话已经深植在许多中小学生的内心,泰兴市横垛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堉琳就是其中之一。在作文《做一粒好种子》中,王堉琳分享了自己参加学校劳动实践的一次经历。躬身劳作、细嗅稻香,感受到劳动不易的王堉琳更加明白“做一粒好种子”的深层意义。

图片

“2021年秋天,我们班接到了学校的劳动实践任务。得到这个消息,天天戴着草帽、裤脚高高卷起、皮肤黝黑的袁隆平爷爷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作为劳动实践小组的组长,我果断确定了研究的主题——走进田间。”但是下田割稻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王堉琳说,一开始自己还觉得特别新奇有趣,可随着日头越来越高,同学们都被满脸的汗珠淹得睁不开眼。“我们才半个时辰就已汗流浃背,双手不听使唤了,可是袁隆平爷爷一干就是一辈子啊。”王堉琳忍不住感慨道。

劳动实践基地的负责人朱叔叔告诉王堉琳:“袁爷爷说过,拥有‘梦想’并为之奋斗,那才是最美丽的人生。”听着朱叔叔的话,一粒梦想的种子在王堉琳心中生根:“我要像袁爷爷一样,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我要做一粒‘努力学习’的种子,树立梦想,并且脚踏实地去实践、去奋斗。”

泰兴市横垛小学语文老师朱月琴告诉记者:“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引导同学们将阅读与写作、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出发,从身边细小故事出发,写出真实而打动人的文章。王堉琳通过读袁爷爷的故事、在劳动实践中体悟、立志做像袁爷爷一样的人,情绪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诠释出新时代少年的‘梦想与担当’。”

给外国评委出古诗题

她立志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翻译官”

“当梦想照进现实,我的世界就有了光。”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悠然在作文中这样写下梦想对自己的影响。这篇名为《追梦,让生活更美好》的作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陈悠然立志成为“翻译官”的强烈愿望。

陈悠然告诉记者,当看到“梦想与担当”的主题后,自己立马决定要写“成为翻译”的梦想。“小时候的我,觉得当翻译是一件特别牛的事情。虽然那时候我还不能真正理解‘翻译’究竟是什么,但是凭着一腔热爱,我就开始了追梦之旅。”陈悠然妈妈回忆,在幼儿园时,陈悠然有次因为扁桃体发炎在医院挂水,临睡前她突然想起英语还没读,赶紧翻身坐了起来。一向支持陈悠然学习的妈妈这回也唱起了反调,可陈悠然理直气壮地说:“我可是要当翻译的!”

图片

如今,英语阅读已成为陈悠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听到许渊冲先生用英语朗读中国古诗词的时候,陈悠然为之震撼,并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像许老先生一样,成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在全国英文竞赛中,陈悠然不仅用英文诵读古诗词《咏鹅》《登鹳雀楼》,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并且在即兴问答环节,陈悠然自信地向外国评委出题,用英文朗诵《江雪》,获得了全场最高分的好成绩。

陈悠然说,自己的生活因为有了当“翻译”的梦想变得精彩纷呈。“幼时,‘翻译梦’只是一颗小小的种子,被埋进土里;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破土发芽,我的梦想之路更加清晰。我一定要将中国如此美的古诗词用英文传播出去,这就是我的 ‘梦想与担当’。”

快来参赛!写下你的“梦想与担当”。

图片

图片

(扫码参赛)

据了解,本次大赛是“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之一。本次征文大赛以“梦想与担当”为主题,引导广大青少年用征文形式生动描绘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家乡的发展变化,抒发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时代伟业、国家发展生动实践的远大志向,展现新时代青少年树立理想、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本领,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圆梦接班人的精神风貌。本次活动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主办方有权将获奖作品用于制作推广、编辑出版、新闻宣传等,不支付作者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参赛攻略

本次大赛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同时欢迎兄弟省(区、市)以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踊跃投稿。大赛分为小学生组、初中生组、高中生组,7月31日截稿。

投稿要求:

1.参赛作品要紧扣征文主题,立意较高,内容充实,富有想象,有真情实感。

2.每名参赛者提交 1 篇征文作品,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小学生组作品字数在 500 字左右,初中生组、高中生组作品字数在 800 字左右。

3.已公开发表或在省级及以上获奖的作品不再申报。作品须为原创,一经发现抄袭、剽窃,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视情况通报参赛者所在学校。

投稿方式:

个人投稿:手机搜索下载少年志APP,登录“梦想与担当”大赛专题页面在线投稿,或关注“少年志融媒”微信公众号(yangzidxw),点击下方菜单栏“征文大赛—梦想与担当”进入投稿页面,根据提示一键投稿。通过少年志APP投稿并通过审核的选手,均可获得由少年志平台颁发的大赛参与证书。大赛截稿后,登录少年志APP,点击首页右下角“成长空间”-“证书”可查看并下载。

集体投稿可发送至指定邮箱:xiaoxuedandang@163.com(小学组),chuzhongdandang@163.com(初中组),gaozhongdandang@163.com(高中组)。

截稿时间:2022年7月31日。

奖项设置:

征稿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成立由中小学名师、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评审,最后按小学生组、初中生组、高中生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每组 10 名,二等奖每组 20 名,三等奖每组 30名,优秀奖每组若干。另设置网络人气奖每组 10 名(通过少年志APP投稿并通过审核的选手即可参加)。此外,大赛组委会还将根据各地组织、指导参赛的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奖若干、优秀指导老师奖若干。获奖名单将通过江苏文明网、文明江苏微信公众号、少年志融媒平台、扬子读写网、江苏教育新闻网等予以公布。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