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时评|德云社陈霄华擅闯他人宅遭捕后被辞退,艺人要才更要德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6-27 14:46

26日,一女性网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称自己于6月25日凌晨在自己卧室内险遭一名陌生男子性侵,在室友的帮助下报警处理了这一事件。这名陌生男子被指认为是陈姓演艺人员,在网上流传的各类图片信息中,该演艺人员身份被确认为德云社成员陈霄华,众多喜爱德云社相声的网友和对此事件关心的人开始喊话德云社尽快出面回复这一事件。27日上午,德云社就陈某涉嫌擅闯他人住宅事件做出说明,明确了确有此事发生,亦确认了事件主人公正是旗下艺人陈霄华,德云社已接到协助调查电话。当前德云社已经做出了对陈某辞退的决定,已于26日傍晚发出了辞退通知,要求其不得再以德云社艺人的身份进行任何行为、展开任何活动,对于陈某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表示歉意,表示将会对旗下艺人进行艺德宣传教育。

图片

此事件对德云社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小,已有网友戏称德云社是“缺德”云社,德云社成员曾经有过的不良行为也被再度提及。除陈霄华醉酒闯入他人私宅外,此前张九龄出轨家暴、王九龙随地大小便、张云雷调侃慰安妇和地震、秦霄贤母亲被判“老赖”等事再度被讨论,包括热捧德云社的“德云社女孩”也不免被不少网友批评。

图片

对于这一事件,最终性质要如何判定还有待警方的调查才能够下结论,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陈霄华的行为无疑是突破了法律底线,其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更是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法律的严惩是逃不脱的。但也不得不说,德云社作为演艺团体,其演职人员出事的频率是否有些太高了?偶然一名两名成员出现言行不当、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还能辩称为个人道德品行败坏,而如此多发的演职人员道德素质不良问题,使德云社这个金字招牌本身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乱抖机灵、行为不当、拿着低俗当有趣……当这些人看看自家招牌那个“德”字时,又是否会觉得羞愧脸红?

俗话说的好,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没有德行怎么堪当公众人物。回看德云社从零走到现在的路,他们确实为传统曲艺项目相声的复兴推广带来了活力,但也将一些糟粕带来了舞台上。虽说德云社有着传统的“拜师”“分辈”这样的习惯,但这一演艺团体在实际运营宣传的过程中和绝大部分地方、民间的传统曲艺团体都不同,它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媒体营销方式,除演出外,培养了大量粉丝,旗下艺人也各自有各自的粉丝运营团体,同时也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在综艺节目等平台进行推广宣传,部分演艺人员还在影视剧中开始跨界发展,粉丝团体“德云社女孩”们也曾受到网友诟病,认为有“饭圈”问题,对于旗下艺人非常护短,对于自己喜爱的演艺人员也是相当崇拜,旗下演艺人员出现“睡粉”“骗粉”的劣迹恐怕也与粉丝、公司双方的娇纵分不开。另一方面,德云社的本行“相声”也出现了质疑声音,传统的老派相声爱好者认为德云社相声略有粗俗,难登大雅之堂,一些“荤段子”、“伦理梗”叫不少相声爱好者如鲠在喉。

图片

相声艺术本属“下九流”,过去确实也存在着以低俗为笑点换取收入的,这些低俗笑话的诞生大半也是当年街头艺人们为了谋生不得已的手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相声表演内容发生很大改观,以侯宝林、马三立等为代表的相声大师新创作的相声作品摒弃了用低俗伦理、擦边球来博人一笑的手段,改良为使用讽刺、讽喻等语言艺术来斥责不良现象,让观众在欢笑中感悟真善美,这些几十年前的相声段子至今听来仍妙趣横生。德云社的部分相声作品中出现的调侃慰安妇、调侃唐山大地震、玉树大地震遇难者的不当内容并以此为笑点,引发了不少相声爱好者的不满,也对其“艺德”产生质疑。

既然打出了相声艺术的旗号,那么艺术有底线有分寸,艺人也有底线有分寸,从艺“德”为先,公众人物本就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名声和形象塑造起来不易,但要崩塌恐怕不过一夕之间的事情,在丑闻频频发生之后,希望“德云社还将进一步对旗下艺人进行艺德宣传教育”不是一句场面话而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