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随中国海军女舰员奔向深蓝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3-08 21:48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让我们走近跟随战舰乘风破浪的她们——她们驾驶着钢铁战舰,在蓝色星球上绘出一道道精彩的弧线。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通过“中国军号”了解到她们的故事,从浅蓝、深蓝,奔向更深的蓝,一批批像张玲、吴桐一样的女舰员,参与绘就了人民海军的新航迹。

战舰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的种子,

在内心深处发芽

在世界海军的舞台上,女舰员的出现和发展,是各国海军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海军院校就有女学员跟随军舰航海实习。2002年,4名女军人参加了海军首次环球航行任务。2010年,14名女兵随中国海军第七批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同年,又有一支女兵队伍随着“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0”国际多边海上医疗援助任务……只不过,那时候这些女军人只是军舰上的“过客”,还称不上女舰员。

2012年,中国海军迎来首批女舰员。2021年,海军首艘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入列,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同样引发关注的,还有女舰员吴桐——这位海军首批女舰员,已成为这艘海上巨舰的操舵班长。从浅蓝、深蓝,奔向更深的蓝,一批批像张玲、吴桐一样的女舰员,参与绘就了人民海军的新航迹。

“北大才女”“世界合唱冠军”“亚丁湾上第一个女特战队员”……一个个闪亮的名号,集中在了女舰员宋玺的身上。护航路上,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让宋玺对使命与担当有了更形象的理解:“站在军舰上握紧钢枪的那一刻,是我离祖国最近的时候。”

海军焦作舰航海长张玲说,当年填报高考志愿那一刻:“电视剧《旗舰》让人心潮澎湃,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入校第二年,因成绩优异,张玲被选为学员代表,随郑和舰远洋实习。“8月1日启航,在舷号为81的军舰上出海81天”,10多年过去了,她至今还记得,“靠泊某港口时,外国女兵为郑和舰带缆,动作干练,一看就是老水手,我特别羡慕她们。”外国女舰员的专业、自信,那一刻触发了张玲心中的舰员梦。从此,跟随战舰乘风破浪的种子,在内心深处发芽。高考前从未出过远门的她,如今先后经历过3艘舰艇4个岗位,领略过9个国家的海岸之美。

2013年仲夏,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组织学员毕业实习。第一次出海的女学员袁盼,和郑和舰一起迎来了共同的“第一次”:第一次实射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导弹如鹰隼般冲向猎物……“中了!”雷达屏上不停闪烁,庆祝时刻,袁盼接过舰长递来的西瓜,连日来因晕船而空洞的胃一下填满了甜蜜。

越来越多的女青年期待着跟随战舰乘风破浪。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人力资源科干事周佳钰说,近年来,许多女大学生都把上舰作为当海军的第一站。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的维吾尔族女兵米合丽巴奴尔说,她们班已经有3个女生如愿上舰。那一年,米合丽巴奴尔花了8天时间从新疆伊犁河畔来到武汉舰。在马背上长大的她,终于体验到了驾驭军舰犁波破浪的感觉:“出海的每一天都很兴奋,这是以前隔着屏幕无法想象的。”

武汉舰女舰员风采

战舰改变人生轨迹,

也塑造着一言一行

2020年8月,“老湛江舰”退役。一年多后,“新湛江舰”入列。虽说是同一舰名、同一舷号,但两者有天壤之别:一艘是20世纪我国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一艘是我国新一代驱逐舰。战舰上,“技师”这一称谓意味着在某个专业深耕多年。从新兵到班长再到技师,很多舰员终其一生也难以如愿。最初,报务技师李雨行只是想体验一把当海军的感觉。两年义务期满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改变了她的想法。当时,黑云低压、狂风劲吹,数百名渔民遇险。广州舰接到命令,向着风暴处奔袭。抵达遇险海域,看着漂浮的残木断桨,报务兵李雨行敲击键盘的手抖动不止。被水兵们抬上军舰,渔民陈色聪老泪横流。“一声声感谢,给了我极大震撼!”李雨行说,“那一刻,我知道了军装不仅仅是帅,还有沉甸甸的责任。”

某次联演,李雨行因为抢着搬卸补给物资伤了腰。“这么多海军同行同台竞技,我的战位不能垮。”李雨行用布把整个腰腹紧紧裹实,硬是坚持到了战舰靠码头。后来,她被诊断出腰椎双侧出现裂痕。从此,李雨行的海魂衫上常年绑着厚厚的护腰带。

战舰,不仅改变着女舰员的人生轨迹,也塑造着她们的一言一行。“如果说部队是个大熔炉,那么跟着战舰闯大洋就是一场人生锤炼。”广州舰操舵班班长卜荣傲性格腼腆,上学时回答个问题都常常脸红到脖子。操舵兵的战位在驾驶室的中心位置,必须时刻回应舰指挥员的舵令,不仅操舵要严丝合缝,回令还要清晰嘹亮。夜深人静时,墨黑的驾驶室里,卜荣傲伸出手探向舵盘轻轻旋转,屏息聆听着内部齿轮发出的细微声响。微微张开嘴,她把默念不知多少次的口令说出来,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坚决。

上舰后的第二个月,卜荣傲迎来了人生第一次远航。山一般的浪头从正面拍过来,舰艏直接被按进了深蓝的海水里。“你回兵舱休息吧。”看着脸如白纸的卜荣傲以及装了大半袋“公粮”的塑料袋,一向严厉的操舵班长思虑半天还是说出了这句话。深吸一口气,卜荣傲从墨蓝色的作训裤袋中又拿出一个袋子。卜荣傲至今还很佩服自己的勇气,“没有这份勇气,我看不到驾驶室窗外风云变幻的风景。”

舰艇女兵在码头训练

漂泊远方不仅是常态,

更是全力以赴的热爱

战舰重塑了这群女舰员,她们也改变着战舰,刷新着男兵对她们的认识。许昌舰,是某驱逐舰支队首艘部署女舰员的护卫舰。上任许昌舰舰长时,韦强内心忐忑,他对如何带领这群女舰员有些拿不准。但只占据舰员数5%的女舰员,与数千吨的军舰产生了充满魔力的化学反应。舰艇部队是一个专业素养要求极高的兵种,面对女舰员层出不穷、天马行空的提问,男舰员纷纷啃起了专业书。共同科目的榜单上,不少女兵名列前茅。那年,还是副反潜长的张玲带领声呐班,在比武中斩获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名。

李雨行和卜荣傲,都是何芳带着登上广州舰的。作为首批女舰员的队长,何芳的梦想只有一个:“当女舰长,驾驶战舰闯深蓝。”每逢考试,何芳基本都是第一名,舰领导对她也是刮目相看。一年后,值更官臂章就挂到了何芳的作训服上,她已然跨进了战舰军事指挥的大门。因为同样优秀,副航海长周远城与何芳相互吸引,最终走到一起。

彼时,刚领到结婚证的何芳,手上多了纸调令:按照规定,她得去另一艘战舰。两艘军舰如棋子常年落子于大洋各处,一年中同靠码头的时间很难超过一个月,两人相处的时间就更少了。望着新房里刚安置的家具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何芳考虑一夜:“这个家还是我来顾,让他向前闯,我来做港湾。”如今,何芳已经是该支队的一名参谋。梦想虽然靠港,但她的舰长梦却“嫁”给了周远城。今年年初,周远城就任许昌舰副舰长,离舰长仅一步之遥。

张玲也在舰上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不同的是,她选择留下,爱人调去机关。那年,护航编队启航的前一夜,当战友们在军舰上忙着整理行囊时,张玲还在休假归队的旅途中。放满玩具的手推车上,才2岁的女儿含着棒棒糖,挥舞着深蓝色的挖沙铲。“妈妈要去亚丁湾打海盗了,外婆带你回老家去玩好不好?”女儿虽然脸上写满了不高兴,但还是掏出亮晶晶的棒棒糖递到张玲的嘴边,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不哭,妈妈吃糖。”

在候机大厅分别时,张玲双手将女儿举了许久,似乎想把女儿的体重烙印在肌肉记忆中。第二天,这双手扶在了舵盘上,操纵着数千吨的军舰……“从舰艏走到舰艉,是236步。”这是张玲在200多天的护航日子里反复丈量出来的。返航归来,换下迷彩服,战舰上厉声警告海盗的值更官,变成了这个小家的妻子和母亲。

不久前,女舰员袁盼的孩子出生了。她给孩子取名“泊远”,既希望孩子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也暗含着自己对未来的画像:“选择了舰员这条路,漂泊远方不仅是我的常态,更是我全力以赴的热爱。”在她看来,对孩子最好的爱,“是为他树立个样子。我希望自己追逐梦想的姿态,能刻进他的骨子里。”

10年战风斗浪,张玲、李雨行、袁盼等一大批女舰员,正在用自己的热爱,抬高这项事业的“天花板”。她们,已成为新一代女舰员心中的榜样。

通讯员 李维 陈小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图片、视频由“中国军号”提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