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杜威院、望钟楼静静矗立,诉说着光辉的历史。“爱字石”是这座校园的见证者,任凭日月星辰流转,她总是守护着学生的成长。曾经的学校令你有过多少回忆?今年是南师附小120岁的生日,学校与少年志融媒平台特别策划推出融媒交互产品“童年记忆博物馆”,征集“温暖记忆”,邀请广大校友一起回到童年。
南师附小的前身是1902年由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附属小学堂,1917年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后学校几经更名,直至1984年,正式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120年岁月更替,唯有记忆不变。在校园的西侧,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杜威院和望钟楼已经成为学校的历史象征。杜威院建于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在此讲学,为纪念之而命名为“杜威院”。如今,杜威院的一楼和二楼分别是校史馆和斯霞老师纪念馆,而“望钟楼”则被改建成学生图书馆。
提到南师附小,一定会想到著名教育家斯霞老师。斯霞曾说:“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而自豪。”为了背熟教案,她常常清晨把校园里的松树、柏树当成学生对它提问,与之交谈。她创造出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随文识字教学法,给一代代小语教师带来启发;她喜欢与孩子打成一片,用一生践行“童心母爱”。在南师附小这片校园里,斯霞老师数十年如一日,耕耘她的教育梦想。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南师附小逐渐形成了以斯霞老师为代表所倡导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近年来,南师附小兴办附小分校,创建“童心母爱”教育研联盟,研究“童心母爱”育人模式,探索“童心母爱”的文化品格......所有的实验、所有的探索,都是南师附小百年传承的“实验与爱同行”在当下的行动表达。
@南师附小的校友,在你的童年记忆中,这所学校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这所学校对你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帮助?扫描活动海报上的二维码,即可参与南师附小“童年记忆博物馆”征集活动。参与者可以进入交互页面,上传文字、图片和视频,为博物馆增添记忆,同时还能为学校120岁生日送上特别的祝福。学校将于2022年9月30日举行开馆仪式,邀请校友共同见证温暖回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美编:范林珍
少年志编辑 周欣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