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南京玄武区43所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微课堂
来源:紫牛新闻
2021-11-22 23:51

扬子晚报网11月22日讯(通讯员 诸海路 记者 张可)儿童青少年群体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对象。“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如何帮助孩子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记者从南京市玄武区城管局获悉,南京生活垃圾全面强制分类一周年以来,玄武区幼儿园43所、小学25所、中学19所、中专校园3所、大学5所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

玄武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43所幼儿园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幼儿认知、辨别、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的教学方法,开设垃圾分类“微课堂”,开展“废物利用创新小制作”、“垃圾分类与你童行”手抄报评比等特色教育,通过主题环创、区域游戏、家园共育等方式,坚持多管齐下,寓教于乐,增强家长、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把垃圾分类融入家庭和社会中,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幼儿及家长心中。

在南京市行知实验幼儿园记者看到,该园将垃圾分类工作引入幼儿园课程,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幼儿认知、辨别、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的教学方法,在教师队伍培训中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在一日活动中实践垃圾分类的方法。通过教师培训会议、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微课堂、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向全体师生及家长进行垃圾分类工的宣传教育。

院内,张贴标语、投放垃圾分类玩具、发放宣传手册、实地参观、亲子手抄报、亲子小制作……将垃圾分类知识深入人心。通过教职工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保育员现场实投比赛、骨干教师PPT展示讲座、环境创设变废为宝(如水管娃娃手拉手、自然角旧物改造、动物轮胎、水管种植箱、泡沫鱼池)、有机试验田、亲子手抄报、亲子小制作、环保时装秀、社会实践(大班小朋友参观街道的垃圾分类站)、小手拉大手(向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发放宣传单)、班级设立垃圾分类红灰榜、设立垃圾分类一周小明星、区域游戏(如生活区《垃圾分类玩具学习》、图书区《垃圾分类小故事》)等多方面的探索与学习,让师生及家庭更加认识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