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记录苏州河沿岸40年,摄影师陆杰:像做社会调查一样去拍摄
2021-09-16 22:33

 你知道上个世纪80年代如何航拍吗?在上海有一位摄影师叫陆杰,在航拍技术不高的80、90年代,二十多岁的他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绑在老式飞机下从高空按下快门键,从苏州河、黄浦江到整个上海,过去四十年,他的镜头触及方方面面,全景扫描式地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为飞速发展的上海留下了20万张珍贵的城市影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料库。

在他看来,自己的拍摄方式像在做社会调查。为了拍摄了苏州河沿岸的变迁,他从苏州吴江坐船一路进入上海,跟船民同吃同住。在追踪拍摄苏州河边最大的棚户区改造时,他在附近小旅馆租住了两年,靠着坚持和居民话家常捕捉到了一些珍贵瞬间。

2014年,陆杰成立了一间城市影像工作室,开始加快对底片的梳理编辑工作,因为素材丰富,“要什么有什么”,王家卫、金宇澄及许多学者都是这里的常客。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了也位于上海长宁区的这间工作室,在这里,墙上、地上摆满了陆杰各种各样的摄影作品,有宏大壮阔的城市航拍作品,也有身处时代变迁下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面孔。

陆杰说:“我时常觉得很幸运,我们这一代人亲身见证和记录了时代的巨大发展,同时又能享受到这种发展成果,用新的技术手段继续完成这项工作。”对于记录城市变迁,他有一种使命感。当下,他仍然每天深入上海的街头巷尾,继续用镜头捕捉城市新变化,一度被助手笑称为“一台摄影永动机”。

 

图片摄影师陆杰

图片陆杰工作照

 

图片拍摄苏州河时,他跟船民同吃同住

图片苏州河沿岸的居民

“上天”又“入地”

记录苏州河沿岸40年的变迁

苏州河,是吴淞江上海段的俗称,它起于上海市区北新泾,至外白渡桥东侧汇入黄浦江。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流淌的河流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也沉浮着无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从前苏州河承担着重要的运输功能,河道上停靠了很多的运输船只。而如今苏州河已变为景观河,当年停靠的运输船只难见踪影;河岸过去的码头已被一幢幢居民楼代替;原本是低矮的楼房也变成了摩天大楼。

这些变化都可以在摄影师陆杰的作品中寻得痕迹。上个世纪80 年代,生长于上海的陆杰就以苏州河作为切入点,从苏州吴江出发,跟着船民一路坐船进入苏州河段,捕捉下不同时期船民及沿岸人们的生活片段,从起点到终点,这一路陆杰拍摄了四十年。

“我们从吴江坐船一路进入上海,跟船民同吃同住,直到到达终点。”陆杰说,自己的拍摄方式有点像社会调查,不是满足于记录下好看的风光,还要能捕捉沿岸的变迁。那时陆杰会在船上一连呆上四五天或是一个多星期,直到船民停泊装卸货物,才有机会下船稍作停留。

“拍摄普通人的生活是很难的,要让被拍摄者不抗拒镜头,表情动作自然流露,交流十分重要。”在拍摄苏州河边最大棚户区改造时,陆杰就曾被当地居民赏了一只“飞碗”,后来在附近小旅馆租住了两年,靠着坚持和居民话家常才捕捉到了一些瞬间。

1980年代,浦东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整个上海都开始飞速发展,建筑高度不断刷新。因此陆杰开始进入苏州河沿岸的工厂、高楼,甚至“上天”航拍,从更广阔的角度记录下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除了苏州河项目,后来陆杰还拍摄的黄浦江沿线、世博园区、外滩等,四十年间,他一次又一次冲上高空,几乎是扫描式的日复一日不断捕捉上海整座城市的变化。

过去航拍技术还不高,为什么还坚持去航拍?陆杰说,这是因为自己一直有一个空军梦。中学时征兵入伍,班里体格最小的他最快通过了入伍体检,但却因为体重不达标失去了当空军的机会,而是做了一名海军,但是他的“飞行梦”一直不灭。

离开部队后,陆杰进入上海画报社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到了航拍,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冲上云霄的梦想。

“那时候坐飞机的机会本就不多,能乘飞机进行拍摄那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当航拍的机会真正来临时,我当然要好好把握!”陆杰回忆道,那时能用的都是老式小飞机,因气流舱门不能随便打开,为了能放开手脚完成拍摄,只能将自己绑在飞机底部。飞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高空强大的气流、强烈的紫外线和晕机,一次一次让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达到极限。很多时候也会想放弃,但在暗房中看到冲洗出的航拍照片,“那种震撼和成就感还是让我克服一切,一次又一次地上天。”

从胶片机、数码相机到无人机,随着时代发展,陆杰的摄影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我时常觉得很幸运,我们这一代人亲身见证和记录了时代的巨大发展,同时又能享受到这种发展成果,用新的技术手段继续完成这项工作。”陆杰感叹道,“现在城市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每天出门,总感觉有拍不完的题材!”

 

图片

 

图片

 

图片

1998年的小朋友

图片

和拍摄对象做朋友

捕捉普通人最动人的瞬间

对于有着敏锐观察力的陆杰来说,上海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自己想要记录的画面。

2019年儿童节,陆杰刊发了一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孩子的照片。其中一张“哭出乌拉”的面孔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照片中,因为难耐练琴的辛苦,一位穿着白色背心短裤的,带着圆圆眼镜的小男孩“东东”站在谱架前委屈哭了起来。这一画面也勾起许多人童年练琴的记忆。

陆杰回忆道,“东东学琴”拍摄于1998年夏天,当时他正坐在地铁里,到莲花站路时,上来了一家三口引起了陆杰的关注。大约5岁的小男孩圆头圆脑的,还戴了副圆圆的眼镜,他的妈妈手里拿了一只琴箱,爸爸正在打电话,听上去是要送儿子去学小提琴。

“小男孩就站在我对面,我就跟他说,小朋友,我位子给你坐吧?”陆杰热情地招呼东东,他却摇摇头,倚靠在座位旁的栏杆上,手拿着一瓶橘子汽水。“我就问他们,你们到哪里去?他父亲说送儿子到音乐学院去学琴。”那时上海有很多这样的家庭,父母不辞辛苦,一路坐十几站地铁把孩子送去学乐器。

“当时我就想了一下,跟东东的父母说,我是《上海画报》的记者,能不能跟着他们去拍照?后来孩子父亲停顿了一下,说可以啊。”于是到了常熟路站,陆杰便跟着他们一同下车到音乐老师家里跟踪拍摄。

学琴很辛苦,孩子坐不住那么长时间,东东和妈妈谈条件:弹一段时间,喝瓶橘子水。不过到后面,橘子水也不能抚慰他烦躁的心情,忍不住哭了出来。陆杰就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一刻。

在这次拍摄之后,陆杰和东东家成了朋友,他后来去过他们家拍照。2019年,照片刊登后,他的父母亲看到后联系上陆杰,特地告诉他,现在东东已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正在美国一所大学读数学专业。

“像东东家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和很多拍摄对象都一直保持着联系,关系很亲近。”2002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后,白莲泾古镇成为最早开始进行园区改造的一带,那时陆杰追踪记录了居民姜家从白莲泾老宅搬迁到居住进新房的全过程。他清楚地记得,2005年5月4日,是姜家搬迁的大日子。临走之前,他们把自家的门牌号码和老式门板上的木雕花卸下来,带到新房中。后来姜家还特地将新家地址给了陆杰,他又去姜家新房里为他们拍下合影,直到现在他们也依然保持着联系。

 

图片

 

图片

 

图片追踪记录了姜家从白莲泾老宅搬迁到居住进新房的全过程

图片东东学琴

儿时独自坐火车去无锡祖母家

爱上窗外“变迁中的城乡影像”

正因为这样,翻看陆杰的作品时,总能感受到其中充满着人文气质和丰富真挚的情感,而“能打动人”也是陆杰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和初心。如何做到快速捕捉到这些城市变化中的动人细节的?陆杰说,这份敏锐可能源于自己儿时在奶奶家度过的一段时光。

小学时,陆杰长期生活在无锡城郊的奶奶家,他回忆,奶奶家附近就是太湖,每天和小伙伴嬉闹在山水之间,和上海的城市生活有着很大区别。稍微长大一点,大人们把他送到火车站后,他就一个人搭火车来往自己家和奶奶家之间。过去的绿皮火车不那么快,他就趴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象起起伏伏,开始对城乡间的变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我有一段时间基本是一个人在火车上度过的,这其实对我影响很大。列车开动后,外面的景象觉得就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滚动。从那时起就对影像这方面慢慢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兴趣,关注到了这种这种城市乡村中地理人文的变化,也导致我后来对历史和社会这方面感兴趣。”

后来陆杰读高中时,有亲戚回国探亲带回了《国家地理》杂志,这也成为他的摄影启蒙书。“那时看杂志发现,上面刊登的照片的作者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也就是说好的作品不仅仅只是对摄影技术有一定要求,还需要丰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可以。”也是从那时起,陆杰慢慢意识到,自己想要拍摄的作品一定是深入的,能够反映一些社会变化的影像,而这种敏锐洞察城市变迁的视角则是需要大量知识积淀才能培养出的。因此直到现在,坚持阅读都是他日常生活中的“必修课”,每年11-12月这两个月是他的“闭关”时期,专门用来阅读各类书籍并会梳理出来年拍摄的15—20个题材框架。

在陆杰的助手Wendy的眼里,他勤奋、专注、且精力十足,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陆老师就是一台永动机,不是在摄影,就是在去摄影的路上。”Wendy告诉记者,为了不让自己专注在拍摄上,平常他很少使用智能手机,只用着一台老式的诺基亚手机。

“我时常觉得做好一件事情是需要割舍一些其他东西的。我也非常喜欢花很多时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那种感觉很安心。”陆杰说,现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每天走在路上,感觉有拍不完的题材,一旦错过了时间节点,有些画面可能就永远没有了,所以只能争分夺秒去拍摄。

正因为这份敏锐、勤奋和执著,现在陆杰的工作室成了一个“要什么有什么”的上海影像资料库,王家卫、金宇澄以及很多学者也是这里的常客,找寻或求证关于过去上海的风貌细节。

目前工作室正同时忙碌着很多事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陆杰过去四十年拍摄的20万底片进行扫描梳理,日后会逐步以不同的专题公开,让大家一同通过影像去细细感受城市的变迁进程以及其中一个个家庭及个人真实生活状态的变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笪越

校对 苏云

编辑 : 朱亚萍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