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1943年,新四军老战士、知名作词人孙海云在南京溧水的石臼湖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石臼渔歌》歌词;新四军的画家和作曲家涂克谱曲。70多年过去了,溧水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历经岁月洗礼的石臼湖,成为“天空之镜”的网红打卡地。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人们用唱红歌、学党史的方式,感悟信仰的光芒。6月10日,《石臼渔歌》歌曲发布暨《初心如金·红歌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以下简称“启动仪式”)在南京市溧水区“党史学习教育热门地”红色李巷举行。
策划:王文坚 吴剑飞
撰稿: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春宁 马燕 徐兢 张楠
摄影: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视频拍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恒国 朱信智 丁皓宇 王涛
新四军著名抒情歌曲
《石臼渔歌》在南京溧水发布
《石臼渔歌》歌曲发布暨《初心如金·红歌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石臼渔歌》歌曲发布暨《初心如金·红歌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委党史工办、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中共南京市溧水区委主办,扬子晚报、溧水区委宣传部、溧水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溧水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华美溧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溧水区委副书记汪冬宁致欢迎辞
溧水区委副书记汪冬宁在欢迎辞中表示,溧水红色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是一片红色热土。近年来,溧水创新实干、砥砺前行,传承红色精神,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发展成绩。打造了以红色李巷为核心,大金山国防园等为集群的“红色矩阵”,并与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合作共建溧水红色地标工程——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
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金实讲述《石臼渔歌》的历史价值
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金实介绍,《石臼渔歌》诞生在南京溧水,是新四军歌曲中著名的抒情歌曲;它创作于抗日战争中最艰难的时段,新四军战士能保持这样的乐观主义精神状态,值得我们学习。《石臼渔歌》实现了词曲的完美结合,唱出了石臼湖的美景,唱出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唱出了共产党必胜的信念,唱出了新四军的战斗豪情,展现出抒情歌曲独特的力量。
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讲话
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指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作为有着83年红色传承的新华报业,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运动员、记录员、服务员。由集团旗下扬子晚报全媒体平台推出的《初心如金·红歌颂》系列报道,将围绕江苏各地的红歌素材,深入挖掘 “红色音符”背后的江苏故事。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干部群众唱红歌、学党史,可以在红色旋律中感悟信仰的光芒,催生前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积累了无穷无尽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在千万首优美动听、传神提神的红色歌曲中。诞生在南京溧水的新四军歌曲《石臼渔歌》,就是这样一首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秀红歌。
《石臼渔歌》于1943年创作。据孙海云的女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介绍,有一天孙海云他和战友们走到石臼湖畔,看见水天一色,野鸭成群,颇有感慨,于是触景生情,在沙滩上写下了《石臼渔歌》的歌词。随后由新四军的画家和作曲家涂克同志谱曲,从此,“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的歌声便很快地在部队和群众中流传开了。
曲作者涂克的儿子、广西交响乐团小提琴手涂申生用小提琴深情演奏了《石臼渔歌》。他介绍,在父亲一生的创作生涯中,《石臼渔歌》是最美的一首,也是最抒情的一首,充满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93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石臼渔歌》的见证者叶振华,回忆了当年《石臼渔歌》的传唱盛况,这首歌当时传唱度很高,人人都在唱,人人都会唱。
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介绍“打卡红色地标”活动
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介绍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的“歌颂写在大地上——线上马拉松暨打卡红色地标”活动。该活动探寻江苏13个设区市的红色地标,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对打卡活动进行持续宣传报道,同时通过H5等互动式融媒产品,邀请广大网友、青少年在线同步打卡,在互动体验中重温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溧水是红色地标的线下第二场活动。截至6月9日,总共超过 231 万人次参与线上打卡互动,打卡里程1亿 公里。李巷被史学界称为“苏南小延安”,希望通过交互和答题互动,让更多人一起了解李巷,传播红色精神。
现场演绎两个版本
《石臼渔歌》焕发全新生机
在启动仪式上,国家金话筒奖获得者、江苏卫视新闻主播张晓北演唱了流行音乐版的《石臼渔歌》。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获得者、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常思思压轴演唱了原汁原味版本的《石臼渔歌》。现场观众感叹:两种版本的《石臼渔歌》唱出不同风格的最高水平。溧水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李海涛书写了《石臼渔歌》四个大字,并将书法作品赠送给主办方。
溧水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李海涛现场书写《石臼渔歌》歌名
江苏卫视新闻主播张晓北演唱《石臼渔歌》
伴随着明快律动的前奏,张晓北演唱的流行音乐版的《石臼渔歌》,编曲在原版基础上根据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进行改编,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提高了歌曲的传唱度。仿佛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幸福大道上,水乡的旖旎与现代节奏接轨,深情大气的《石臼渔歌》中融入了当下情感,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本土“名嘴”张晓北,是国家金话筒奖获得者。在江苏卫视新闻主播身份之外,还是一名词曲创作者。他爱好音乐创作,被网友誉为“播、讲、说、词、曲、唱”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2011年,由文化部、中国音协等部门举办的“唱支颂歌给党听”活动,面向全国词曲创作者征集原创作品,张晓北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如果有一天》获得全国二等奖,并去北京领奖。这首歌也和张晓北演唱的《早安江苏曲》等被收入卡拉OK曲库。
今年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到溧水李巷参加《石臼渔歌》的发布活动,再次唱出对党的热爱,张晓北感觉特别激动。“唱咱们家门口的歌曲,更有劲头。借此机会也唱唱传媒人的心声,高歌一曲表达热爱。”他也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笑说,通俗版的《石臼渔歌》不需要很高的演唱门槛,大家都可以唱,希望将来这首歌也能进卡拉OK曲库。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常思思压轴演唱《石臼渔歌》
“日出一斗金哟,胜过万担粮啊!我们生活在湖上……”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常思思受邀演唱原汁原味的《石臼渔歌》。婉转丰沛的渔歌响起,令观众仿佛置身美丽富饶的石臼湖边。
常思思连续三年参加央视春晚演出,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2010年,她凭借一曲《春天的芭蕾》登上华语红歌榜榜首。她把花腔精巧地融入中国民族唱法,被誉为“花腔精灵”。她曾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并成为军旅歌唱家。
2011年为迎接建党90周年,常思思曾推出红歌专辑《红》,为2011年中国乐坛唱红歌拉开了序幕,成为了第一位发行红歌专辑的歌唱家。现场欣赏常思思演唱《石臼渔歌》的观众感叹,她的演唱激发出满满的正能量。
常思思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她在演绎这首歌的过程中了解到,这首歌是诞生在南京溧水的新四军歌曲,创作者是新四军战士,他们走到石臼湖边,看到水天一色,野鸭成群,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感而发。现在,她重新演绎这首歌,在红色歌曲中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其中既包含着艺术家创作的心血,也是人民群众真情实感的表达,激发我们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感念革命前辈的无私奉献。
启动仪式主持人、扬子晚报喻文君
启动仪式上,中小学生代表挥动小红旗,气氛热烈
《石臼渔歌》歌词
曲 涂克
词 孙海云
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
野鸭满天飞哟,渔帆列成行。
年年辛苦年年饥,捉条鱼儿饱肚肠。
划哟划哟,划哟划哟,
日出一斗金哟,胜过万担粮啊,
我们生活在湖上,我们战斗在湖上。
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
家乡处处起歌声,唱到东方现朝阳。
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
湖边草青又青,湖中水黄又黄。
湖草青青好牧羊,黄黄湖水溉田庄。
划哟划哟,划哟划哟,
水里有自由哟,水里有幸福啊,
我们战斗在湖上,我们歌唱在湖上。
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
家乡处处起歌声,唱到东方现朝阳。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