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江苏省委网信办、共青团江苏省委的指导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歌颂写在大地上——线上马拉松暨打卡红色地标”活动。线上线下产品和活动自4月28日推出以来,持续吸引广大受众参与。他们通过H5产品,线上“跑马”重温党史故事,还邀约伙伴们一同加入。线上与线下沉浸式打卡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也让江苏的红色资源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zh5.xhby.net/c/zlmv/deax/index.html
80多年前,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开创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在韦岗打响了新四军抗日第一枪。苏南抗日根据地雄踞江南,虎视京沪,屏障江淮,拱卫浙皖,为夺取全国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打卡红色地标活动追寻英雄足迹,来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感悟铁军精神的内涵,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茅山红色记忆映初心
一九三八年四月底,奉中共中央之命,粟裕、陈毅、张鼎丞等率新四军先遣支队、第一支队、第二支队先后进入茅山地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茅山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敌后最早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它长期屹立在敌人的心脏地区,充分发挥了尖刀作用、基地作用和枢纽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著作中,将其列为全国六大山地根据地之一。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
进入茅山地区后,新四军主动出击,先后发起韦岗战斗、新丰战斗、句容战斗等一系列著名战斗,不断袭击、消耗和牵制敌人,歼灭日伪有生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共抗击和牵制了日伪军10万多兵力。其中,日军3万,占国民党第3战区内日军常驻兵力的半数以上;伪军7万多,占汪伪军总数半数以上。苏南新四军及地方武装在5000多次对日伪军作战中,共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茅山根据地的斗争起到了破坏敌人后方,分割、钳制敌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从而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配合华中和全国抗战的作用。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句容市城东南20公里处的国家AAAAA级茅山景区内。目前,纪念馆珍藏文物、史料等1万余件(套)、书画作品600余幅和红色图书1万余册,拥有中共七大代表证等70余件三级以上珍贵革命文物,真实地反映了以茅山为中心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生动地再现了新四军和苏南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风貌。
走进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真实的物品、一份份详实的资料,诉说着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战、舍身报国的感人故事。
新四军军工历史陈列展
在众多文物中,一封泛黄的信是林晖烈士写给父亲的一封抗战家书。在这封家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是解放全人类的,今天的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担任起抗战反攻的任务,才能使广大穷苦人民翻身过上幸福的生活。”字里行间,表达了林晖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林晖烈士家书(第一页)
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才可以彻底地打败侵华日军。
新四军初到苏南敌后,提出“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的“三不”政策。陈毅说,“天王老子也不准进民宅”。通过纪念馆里一张老照片,我们看到新四军进入茅山后,露宿村头屋檐下。“三不”政策让老百姓看清了这支部队是人民的部队,说明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战性质是人民战争。
新四军进入茅山后,露宿村头屋檐下
茅山红色文化 “红”起来
茅山的革命历史造就了茅山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如今,在当年七千将士倒下的地方,一座座纪念性建筑拔地而起,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为主体的茅山红色景区,已经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茅山新四军将帅陈列馆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共分为陈列展览区、纪念瞻仰区和国防教育区。陈列展览区包括“新四军苏南抗日斗争历史陈列”1个基本陈列馆和“风云江南-茅山新四军将帅陈列”、“新四军苏南抗战英烈事迹陈列”、“新四军廉政建设史实馆”3个专题陈列馆以及1个临时专题展厅,共展出各类珍贵文物、史料、历史图片等5000余件。纪念瞻仰区包括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和王必成、江渭清等新四军老首长陵墓区。国防教育区陈列了南京军区捐赠的已退役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大型武器。
纪念馆还管理有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驻地遗址、新四军韦岗伏击战遗址)和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前的雕塑
由镇江市31.3万中共党员捐资,茅山主峰脚下的望母山巅兴建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纪念碑占地1.3万平方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碑高36米,碑身长6米,宽5米,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奇特现象被誉为“世界一绝”。
抗日疆场的烽火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惟有矗立的巍巍丰碑与红色殿堂,还有那依然回响在茅山山麓的“丰碑奇号”,如同英雄们再次吹响了奋进的号角,激励我们坚定不移地昂首挺胸、阔步前行。
复建的新四军医疗所
近年来,茅山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整合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已有的红色场馆,复建东进栈道、新四军医疗所、枪械所、新四军水坝等红色旧址,新建铁军营,精心打造“3+X”红色文化套餐,红色文化地位不断凸显。
重读红色家书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在卓有成效开展新四军抗战遗址保护的基础之上,精心策划推出新四军军工历史和新四军卫生工作史两个专题展览,通过开发主题教育课程、丰富主题教育内容、创新红色教学模式等方式,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外延,切实保护好、利用好茅山红色文化,增强游客观众体验效果。一系列举措使得该馆成为长三角区域内重要的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吸引众多游客观众前往参观学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梦雪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郭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