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与同事合影
“2021红心向党,护理手记特别征集”活动,目前正在火热征集中!今天是5月20日,“520,我爱你”,5月20日是个充满爱意的日子,在收到的护理手记投稿中,其实也有不少提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也有护士记录了许多面对疾病时互相扶助的夫妻。对护理人员来说,当爱与生命相连接,“520”也有着更深刻的含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520,是做彼此最坚强的后盾
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三病区俞燕在自己的护理手记里,记录下了2020年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支援黄石的点点滴滴,她与丈夫结婚两周年的纪念日,也是自己在黄石的重症监护病区里度过的。支援黄石,丈夫成为自己最坚实的后盾。
“我的老公也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我们同一年工作,一起在ICU轮转,他心思缜密,我大大咧咧,在ICU,我们一起度过了四年光阴,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比赛,每次三基考试,不论是理论还是操作,我都要跟他比一比,谁输谁请大餐或者承包家务,同事和领导都调侃我们是相爱相杀的组合。”虽然因为是双职工,交替轮值,他们逢年过节几乎没有在一起过,虽然两人一起在单位的时间比在家还多,虽然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讨论工作,但俞燕知道,同为医务工作者,他们了解彼此,相互扶持,共同进退。他们是彼此最坚强的后盾。
520,是你在抢救室“里头”,我等在“外头”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急诊医学科的陈晨在手机里写下了一次晚班遇到的一对老夫妻的故事。抢救室来了一位新入院的老爷爷,异常躁动,作为管床护士,陈晨进行了安抚,但多次交流效果并不理想。在转身之际,陈晨看到门口一位老奶奶一直在踱步,又为难又着急,一问才知道,她是老爷爷的老伴,担心老爷爷离了她“不听话”,想进去看一下,又怕给护士添麻烦,所以凌晨还在监护室门口候着。陈晨将奶奶带到老爷爷床前,老爷爷看到老伴,一下就安静了,紧紧握着奶奶的手。
“后来奶奶离开了抢救室,坐在了门口,她说要等爷爷出来,我听得眼泪也掉下来了。”陈晨说,每天有多少人在望着这道门等待着他们的家人能够脱离危险,回家团圆,而又有多少人的等待成为了永远的等待,好在后来老爷爷转进了普通病房,老奶奶的等待也等来了好结果。“再后来我记得老爷爷和我说过,他说我的笑很好看,能给人温暖,他希望我对别人也能这样笑。我一直在想,病人需要的是什么?其实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医疗多先进,他们更多需要的还是我们的微笑,我们的爱。”
“2021红心向党,
护理手记特别征集”活动
继续期待您的投稿
征集时间:2021年5月12日中午12:00至2021年6月12日中午12:00。
参与人员:南京地区各级医疗机构护士个人及护理团队。
参与方式一:
1. 扫码或于各应用市场下载“紫牛新闻APP”,注册用户。2. 首页上方找到“2021红心向党,护理手记特别征集”活动,点击进入。搜索框搜索“护理手记”也可直达页面。3. 点击“使用微信”打开,即可到达活动主页。点击“我要上传”上传护理手记,点击“小红花”图标可为打动您的护理手记投出“小红花”。
参与方式二:
1. 关注微信公众号“扬子名医团”。2. 点击下方子菜单“护理手记”。3. 点击“我要上传”上传护理手记,点击“小红花”图标可为打动您的护理手记投出“小红花”。
注意事项:
1. 紫牛新闻APP与微信活动互通,已在微信参加活动的护士,无需在紫牛新闻APP重复提交手记。
2. 每位紫牛注册用户,每日可投出20朵“小红花”;每位微信用户可投出10朵“小红花”。共计一人每日可投出30朵“小红花”。
3. 本次活动希望护士个体作为记录者,投稿系统设定也以投稿微信号区分投稿人与统计“小红花”。
如果护士个人参加征集,同时再为集体投稿的,请一定另外使用微信号上传。 同一投稿人请不要代传其他护士的手记,医院也不要代传所有手记。
同一参与征集的护士上传多篇手记,也请一直使用同一微信号投稿,不要更换。 带来不便请大家支持与理解。
4. 投稿正文不限字数,但考虑阅读效果,不宜过长,以1500字以内较为合适。
5. 护理笔记所涉及文字、照片、视频,请注意患者姓名与面部的隐私保护。
6. 每次投出“小红花”均设置了验证防刷票机制。一旦发现有刷票行为,将取消参加评优资格。
期待您的手记,倾听您的心声!
咨询电话:025-58681223,17721577361。
600年前的先人 也过“520”?
南京明城墙一块地砖上有“520”字样,咋回事?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李昆 记者 董婉愉)“520”被誉为“网络情人节”,是当下信息时代年轻人表达爱的节日。该节日也源于《数字恋爱》这首歌中的“520”(喻意“我爱你”)。
昨天中午,记者在南京城墙上发现一块地砖上竟出现“520”字样。难道600年前的先人也过“520”?或者,是不是现在的游客刻上去的?
记者随即给南京城墙中华门管理办打电话询问。工作人员立刻赶到现场,在看到字迹后也越发纳闷:“我在城墙管理部门工作这么多年,还没有发现过这个字样。”这位工作人员随后请城墙砖方面的回收专家来到现场勘查,得出的结论是:这块砖是现代仿明城砖,“520”字样应该是砖坯做好后有人写上去的,是不是那天恰逢520,就很难追溯了,写好后再进行烧制,不是后来刻上去的“牛皮癣”。
工作人员感慨道:虽然是现代城墙砖,但也很神奇了,换上去这么多年都没有被市民游客注意到,没想到在“520”前夕被有心人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