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电影《悬崖之上》以口碑7.7分领跑,不少网友点赞表示,张艺谋出品,必属精品,片中张译的冷静机智,朱亚文的视死如归,秦海璐的隐忍成熟,于和伟的果敢细腻,倪大红的多疑狡黠,李乃文的冷酷狠毒,余皑磊的残忍多变,以及刘浩存的灵动沉着,都让大家看到张艺谋杰出的导演能力,而这两天,片中“秦海璐45秒无声哭戏”被广泛传播,不少网友表示,看完感觉和秦海璐一样喘不上气。
采访中,秦海璐告诉记者,《悬崖之上》不同于一般谍战片,特工们的情感层次多,“导演说,其实中国最顶级的形容词都跟五脏六腑有关,比如撕心裂肺这些,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谈角色:演特工的情感表达要调动五脏六腑
问:除了导演以外,这部电影哪里打动了你参演?
秦海璐:吸引我的是两条线的设置吧,我饰演的王郁这个共产党特工,一开场就被人家抓到了,或者是监视起来,就这个小洋楼里面被关起来了。用导演的话讲,就是个废物,那废物如何逆袭这件事情,我觉得很值得去探索的,就是如何在别人的监视下逃脱。我觉得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非常能够体现人物或者情节的,谍战片的一个不同角度,我上来就想着要怎么逃,而不是完成任务,这跟大家经常看到的007或者汤姆.克鲁斯演的《碟中谍》特工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在完成任务,而我是在活命。而且特工的身份其实还是蛮复杂的,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问:片中王郁有两个孩子,但还是去苏联接受这个训练,把孩子托付给别人,后来孩子被迫讨饭流浪,她也一直牵挂两个孩子,她在这种信仰和自我生活之间的这样的一个抉择,您怎么看待?
秦海璐:那个年代的人很有信仰,甚至说,为了信仰可以去牺牲一些东西。她作为这种非常老练的特工,能够舍弃孩子去苏联训练,我觉得就是一种牺牲精神。
王郁是一个很成熟的特工,业务能力很强,又为人妻,为人母,她的一些情感表达在戏里又很克制。那天我们跟导演在聊说关于形容词能形容王郁,导演说其实中国最顶级的形容词都跟脏器有关,都是五脏六腑的,比如说撕心裂肺、忠肝义胆、肝胆相照。
后来我就说我们这组特工被抓,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表情,但我说你剧本里老写“心下一紧”,“心头一松”,我说请问怎么演?最后发现其实都只能调动脏器来表演。你看跟我搭档演丈夫张宪臣的张译,被捕被行刑,大家可以去感受他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那种哀伤。
谈动作戏:拍完全身淤青,躺了四天
问:这次有了动作戏,感觉如何?
秦海璐:动作戏对我来讲是个意外,也是让我炸毛的一件事情。我在接这个剧本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动作戏的,虽然我是学刀马旦的,从小就翻跟头,练武把式,练得非常多非常久,自己是有一些肢体训练的。小时候练得太苦,其实我出道后始终都没有拍过动作戏。没想到进了《悬崖之上》的组,负责动作的韩国导演说希望给我加一些打戏。我的妈啊!我当时就想,这是邦女郎啊。
所以从艺二十年来我第一次拍动作戏。我也想了,这样的新尝试,说不定观众也可能会说,原来秦海璐兜里还有东西!所以我就蛮拼的。
但一发不可收,动作导演还给我加了飙车戏,其实是非常难的,我也收获了一身伤。打戏拍完了之后,我回北京隔离,在酒店里躺了四天,身上全都是瘀青,基本上每天超过两个小时在浴缸里,想用热水赶快把瘀青褪掉。
谈导演:20年不负韶华,终于等来跟他的合作
问:你对导演和他的作品的一些印象是什么?或者说是您印象最深的导演作品是哪一个?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秦海璐:我们班同学章子怡拍《我的父亲母亲》时,我就觉得她好幸运,可以跟张导一起拍戏,那时我就想我什么时候能够跟张导拍戏,结果二十年不负昭华,我终于等来了,这是挺幸运的一件事。
张导的电影基本上都看过,我很喜欢《千里走单骑》,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人的状态的电影。然后,导演还当过演员,演过《古今大战秦俑情》,也是不错的,导演那个时候还是小鲜肉吧!
问:你们主演跟导演去聊剧本时的交流方式是怎么样的?
秦海璐:坦诚布公。我觉得我们这帮人胆也挺大的,什么都敢跟导演说,倒是真是不太避讳,包括乃文、余皑磊、于和伟、朱亚文,我们有问题都敢问导演,而导演真的孜孜不倦地在跟我们解读。导演是非常谨慎的一个人,他非常热爱电影,而且精力旺盛,对!非常非常的旺盛。我觉得有的时候我们都整不过他。
然后他对于电影的这种要求,他的这种细节,我觉得是非常非常严谨的。他的细节要求太多了,总在进行情节上的翻盘,看有无漏洞。
问:这次雪景拍起来辛苦吗?
秦海璐:因为我们的故事发生在东北,我有想到导演会去雪乡拍,也想到了雪景外景,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全程外景都在下雪,当导演跟我们说整部戏的全程外景都要飘雪的时候,我觉得非常酷,非常酷。可能没有一部电影是一直下雪的。
拍戏的时候我每天穿两件大衣,一件毛衣,皮棉袄、皮手套,我仍然没有出汗,这种设置在潜意识里对演员也非常有帮助,一种氛围的营造,饱和度非常高。然后东北这种万里雪飘的感觉,真的很残酷,很残酷,也很酷,冷酷。视效上也很箫瑟,黑白灰的调调也很酷,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酷的电影。
然后在这么冷峻的情况下,大家爆发的是对战友的情感,对于信仰的,夫妻的,孩子的,爱人的……我觉得让那个温度一下子变得很高,很浓烈,这是两个极限的一种分割。
谈剧组:“粉身碎骨”和“奉陪到底”两道菜最应景
记者:你还申请给剧组加餐,提议的菜是拍黄瓜和炸花生米,是有寓意的?
秦海璐:在东北馆子,甭管多晚,有两道菜是你随叫随到的,一个叫拍黄瓜,我们叫“粉身碎骨”。第二个就是炸花生米,那个叫“奉陪到底”。
拍黄瓜,里面的蒜拍碎了,黄瓜啪啪啪得拍,是不是很“粉身碎骨”,你想喝酒,喝到几点,我“粉身碎骨”也陪着你。炸花生米,花生米一炸炸一锅,这一盆你一晚上都吃不完,可以一直有,所以这叫奉陪到底。
我为什么想做这两道菜呢?我觉得我们这个组是特别艰难的一个组,也是一个特别幸运的组。艰难是说疫情开始后我们就停机了,很多人因为疫情的关系就住在剧组里面,大家都没有离开,住了两个多月,然后我们在山西复工,复工完了之后,回北京继续隔离。短短三个月的电影生生拍了六个月。对于一部电影来讲,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大家能够坚守着,这真的是一个“粉身碎骨”和“奉陪到底”的精神。
所以我觉得这两道菜是非常非常简单,但是又非常非常能体现这半年来大家的这种艰辛和团结的力量,以及对这部电影的喜爱,或者说高深一点,对艺术的追求和不放弃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