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累计献血8000毫升 苏州“熊猫血大叔”的电话成了“生命热线”
2021-04-23 10:55

对稀有血型的病人来说,一次来自陌生人的无私献血就是一次生的希望。来自苏州的一位“熊猫血大叔”在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后,20年来累计献血8000毫升,比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都多。他叫周雪峰,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31年党龄的老党员,每次都会在关键的时刻点亮他人的生命。

“熊猫血大叔”坚持献血20年

周雪峰今年53岁,他的血型是Rh阴性血。该血型在我国人群中占比约千分之三,因其稀有,又名“熊猫血”。在周雪峰的家里,他收藏了7本无偿献血证。“最早一次献血是1989年,当时还在部队里当兵。”而得知自己是稀有的“熊猫血”则是在2000年。那天根据所在单位安排,上午7点,他便来到了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政府大院献血。没想到,一周后,血液中心工作人员来电告诉他:“你的血型比较少见,是Rh阴性血,请你注意安全、珍惜身体。在需要的时候,希望你能为有同样血型的朋友提供生命援助。”对此,周雪峰毫不犹豫答应了。

后来,通过血液中心寄来的书籍和材料,周雪峰对自己血型的特殊性进行了全面了解。原来人类的血型,除了常见的A、B、O、AB型之外,还有Rh阳性和阴性之分,Rh阴性血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血型。 “稀有血型的人,在要用血时,必须输入与他们一样的稀有血型的血液,但这样的血液非常稀少,要用血时很不容易找到。”此时,周雪峰意识到,很多时候一袋血液就意味着一条生命,谁也无法预言意外事故何时会发生,但所能做的就是定期献血,让血库有足够的血液储备。

一接到要求献血的电话,他会用最短的时间赶到

周雪峰仔细查阅了献血注意事项:“献血前三天不能喝酒,要保证充足睡眠,还不能服药等等。”同时,周雪峰加强了身体锻炼,“以前喜欢吃辛辣的,慢慢变得以清淡为主。我本来也不喝酒,现在尽量少抽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2000年到现在,他每年坚持献血,从200毫升到300毫升,再到最高的400毫升。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而周雪峰无偿献血总量达8000毫升,对于体格并不高大的他来说,相当于将体内血液换了两遍。

同时,他的电话也成了“生命热线”,每天24小时开机,一接到要求献血的电话,他会用最短的时间赶到血液中心。2013年下午1点左右,周雪峰正在上班,突然接到苏州市红十字会的来电:“有个紧急情况,急需用血,正好跟你的血型符合……”没等对方说完,周雪峰立马答应,并用最快的速度打车赶到现场,但填资料时才发现,他距离上次献血时间未满6个月,为了他的健康考虑此次不能献血。虽有些遗憾,周雪峰说他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有需要,一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但有所需,义不容辞。

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挽救需要帮助的生命

“作为一名党员以及退伍军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挽救需要帮助的生命,既是福分,也是责任。”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眼中,周雪峰本就是个特别热心的人,平日别人有什么困难总会帮忙。“我是1988年参的军,1990年入的党,在工作中,我逐渐明白,党员、军人不仅仅是一个标签、一种身份,更是一种担当、一份责任。” “龙华社区成立之初我便加入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只要社区搞活动,我有时间都会去参加。”2020年疫情期间,周雪峰主动要求加入社区防疫队伍,入户排查、测量体温、发放资料、宣传知识……

5年的军龄、31年的党龄,党、国家、部队,便是他心中最热血沸腾的“字眼”。周海峰有一个儿子,2016年,他把20岁的儿子也送到部队当兵,用两代人的经历诠释“男儿带吴钩”。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始终坚持做好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周雪峰没有什么豪情壮语,也没有什么动人的感言,更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但是,他有一颗善良诚挚的爱心。有人问周雪峰准备献血献到多少岁时,他笑着说:“我要将这一红色基因一直传承下去,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通讯员 刘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