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聊吧 | 接受真实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1-04-06 10:23

“最初,我是从别人眼中认识自己的……”心理聊吧收到了这样一封倾诉邮件,从开始的自卑,到现在“内心有一种力量,默默地生长着”,一路走来,愈发爱自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冰表示,人认识自己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三种途径:通过他人认识自己、通过集体认识自己、通过自己认识自己。来信者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负面评价让她害怕让她内疚,她从对她有积极评价的人那里吸收光亮,让她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着,直到她学会客观认识自己。

图 | 视觉中国

倾诉:从现在开始认识自己

最初,我是从别人眼中认识自己的。老姨说过好几次:“她出生的时候长得真丑!”她是和母亲说的,好像在为她鸣不平。后来我也渐渐从亲戚的眼中知道自己的长相——黑瘦黑瘦的、单眼皮、塌鼻梁、鼻梁上还有一块青色的胎记,总之长得丑。

有一年过年,姥姥让我们磕头拜年才给压岁钱。别的孩子都嘻嘻哈哈抢着磕头,我窘迫得都要哭了。真是扫兴,大家说我“太不经逗了,不大方……”大人们哄逗我们这些孩子时,我总是信以为真,我“太老实了、没有别的孩子机灵、心眼太实、反应慢……”

最深刻的认知来自母亲,她从来没有表扬过我,近乎苛刻的严格让我时刻认识到我是个没有任何闪光点的孩子。当大家聚在一起时,她看我的眼神总是带着失望、恨铁不成钢以及嫌弃。别人对我的评头论足助推了这种感受。

但我的姑姑们总是夸我,我的三个姑姑总是搂着我:“大侄女真是懂事,学习还好。”我不好意思地挣脱,我不习惯与人这样亲近,但是心里甜甜的。

初中时的班主任李老师,是个骄傲的漂亮姑娘。瓷白的脸,生气的时候总是冷冷的。但是她对我好,让我做一次朗诵比赛的主持人。我不知道她为什么选我,比我适合的人有得是。我找到她,战战兢兢说自己不行。但是她就用平时那种毋庸置疑的语气说:“你肯定行,就你了!”活动结束后,她笑着说我表现得很好。事实还真是不怎么样,我记得我开始时都结巴了。

外出求学,是新的天地。交了第一个朋友,她开朗大方漂亮爱臭美(那时候我以为是缺点),她无意中说过:“咱俩差不多……”当时我听了好像被雷劈一样,我们怎么能差不多呢?只是身高差不多而已,但是也有着天壤之别,她有着玲珑的曲线,而我就像一根瘦竹竿;她是飘逸油亮的直长发,而我的头发枯黄,总是长到一定长度就出现一个弯。但我就是这样渐渐获得了自信,现在想来,那是关键的几年。

遇见了相爱的人,这是最最幸运的事了吧,在他眼中,我知道了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是无法替代的。

我的第一份工作,离家很远,我四点起床,五点多出去坐车,冬天时候天还没亮呢。我用路上的时间听书和思考,这样不浪费。一次一个有点挑剔的同事跟别的同事说我看着外表柔软,但是内心坚定,很努力,很能吃苦。这话兜兜转转才传到我耳朵里,我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我有这样好吗?

到现在,总有朋友毫不吝惜地夸赞我,夸我性格好,夸我有才华,夸我年轻,我还总是受宠若惊,我有这样好吗?是大家善意的谎言吗?如果他(她)们真这样认为,那看到的是真实的我吗?我内心深处的自我怀疑从未停止过。

多年以来,我都是在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也许该自己认识自己了。

我很努力,这份努力有焦虑在驱动,但如果没有焦虑,我也喜欢这样。我从小就爱学习,享受阅读,这些让我快乐,我喜欢努力的感觉。我性格很好,能包容别人,也许因为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我也喜欢这样的自己。我也有很多弱点,自卑、容易焦虑、容易被他人影响心境,但我愿意接受这样的自己。我现在时常冒出点小骄傲,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像现在这样好,但是我做到了,这说明我的内心有一种力量,从我出生开始,就一直默默地生长着。现在开始认识自己,我喜欢这样的自己。 木棉

解读:接受真实的自己,终于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人生最初的阶段,小婴儿从最亲近的家人眼中认识自己。这时候,TA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还是不被爱的。这时的认知会给TA未来的人生加上底色——自信或者自卑。来信者从他人眼中认识了自己,她的童年经历让她成为了一个自卑的孩子。无论是在相貌还是性格,她都严重缺乏自信。其实相貌是天生的,一个人长成什么样子,不该由人随意评论。至于与生俱来的性格,更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大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无所顾忌地评判孩子会让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些大人的做法并不恰当。

人认识自己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三种途径:通过他人认识自己、通过集体认识自己、通过自己认识自己。来信者受到的负面评价大多来自亲友团,好在也有些对她有积极评价的人。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点光,让她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着,直到她变得成熟,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其实正确认识自己也不是容易的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人的内心总有冲突,幸福的人冲突小一些,不幸的人冲突大一些。这些冲突互相对立着,就像别人的评价一样,有正向的有负向的。这些冲突会让人不断内耗,产生痛苦。怎么解决这些冲突?就是要接受真实的自己,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

来信者不再一味地否定自己,她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终于遇见更好的自己。 姜 冰

心理聊吧参与方式——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