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斩谣】无锡遭出租车言语行骚扰的乘客:本意是感谢滴滴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3-31 20:02

扬子晚报网3月31日讯(记者 徐媛园)3月29日,江苏无锡一网友发布微博称,其在凌晨打车时受到出租车司机污言秽语骚扰。网友陆先生随后求助叫车平台,在滴滴方面提供录音证明前,涉事司机承认自身行为。不过,这一话题在登上热搜后却有些“变味”。因为热搜上的标题是:#滴滴司机性骚扰男乘客被永久封禁#。但仔细阅读网友微博后,记者发现,并非是滴滴网约车司机对乘客实施性骚扰,而且乘客表示,发微博的本意是向滴滴表示感谢。

乘客表示,自己在报警后来到警察局,审问期间,出租车驾驶员说行车记录仪没有录音功能,以及说是乘客脾气差才说了一点稍微不恰当的话。“我百口莫辩的时候联系了滴滴安全专员,才还原事情真相,但是由于他并未对我造成实质性伤害,警察说只能扣留一会儿并且口头教育。”所以感谢滴滴出行 安全专员的帮助,以及恳请平台对其作出应有的处理。记者了解到,滴滴出行的安全专家第一时间调取行程录音进行了核实。

经核实,该出租车辆所属无锡市锐通出租汽车公司,该司机对乘客的言语性骚扰行为属实,当天已根据滴滴平台用户规则对该司机永久封禁,后续该司机不能再通过滴滴平台接单。事后男乘客发文感谢滴滴安全员。

那么男性遭到骚扰应该怎么办呢?记者了解到。目前法律层面明文保护男性受害者还是空白。早在2011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时,有代表提出应该加入“女性不得对男士进行性骚扰”。专家认为男性反击性骚扰,可以从《宪法》、《民法》或其他相关法律中寻找对应条文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该条将性骚扰的对象界定为“他人”,这意味着性骚扰的受害者不再限于女性,也将男性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之内。异性、同性之间的骚扰行为均可能被认定为性骚扰。

早在2018年,滴滴在用户发送出行订单前会弹出提示,要求乘客授权录音安全保护,只有同意并授权才能叫车。根据滴滴提示,“录音只在车主端完成,不占用乘客的流量,授权后,每次行程中车主端会开启录音。受设备性能限制,车内环境较差时,可能会导致无法录音或部分录音无法听清;处理纠纷依据,差评或投诉时可向平台申请核查录音,有据可依;录音加密保存,保障司乘隐私,录音直接加密上传,严格保密,录音在保存7天后,将自动删除,如有纠纷,会适当延长。”滴滴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尽管有人质疑互联网出行的安全性,但我们还是看到了远低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发案率,看到了100%的破案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