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s留学生学做中国年夜饭 | Z世代青年说
2021-02-12 21:04

 “除夕夜,家家举宴,长幼闲集,多做吉利话,名曰’年夜饭’”。

从古至今,年夜饭在老百姓的心中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是一年到头最令人期盼的餐食。它不需要多么丰盛,却每一道都饱含老百姓对来年的祝福和祈愿。那么中国传统年夜饭里都暗藏着哪些“好彩头”?与其他国家相比,又有哪些特别之处?

图片

本期《Z世代青年说》新春特辑,邀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留学生,来自亚美尼亚双胞胎姐妹一起来到长城脚下的石峡村,品尝中国特色的“年夜饭”。

图片

刚踏进石峡村,留学生雅娜和露西就被村子里浓浓的中国风所吸引。大红灯笼高高挂,如意对联门上贴,它们都代表着老百姓对来年的祝福和祈愿。

图片

不远处农家后厨飘来的阵阵香味,村民们在准备年夜饭了。

图片

笼蒸馒头、石烹猪脸、油炸年糕.....虽然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是它们的背后却有着极其深刻的寓意,是石峡村村民家中春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

图片

图片

油炸年糕,“糕”同“高”同音,寓意“年年登高”。老百姓觉得在新春之际,吃上一口热乎乎的年糕,来年的生活事业也会随之步步高升。

图片

石烹猪脸,寓意来年有个“好兆头”,是延庆区级非遗项目,也是石峡村年夜饭的主菜。简简单单的食材,用传承了几十年的酱汤卤制8小时后捞出,香味扑鼻、入口即化。

图片

听石峡村村民介绍,这道“石烹猪脸”可以搭配着延庆火勺一起食用,能获得极佳的味觉体验。火勺,是延庆“十大特色文化遗产”中与长城齐名的传统饮食技艺。一个小小火勺的出炉,要经过数道复杂工序,从和面到配制花椒盐,再到擀、烙、烤,其中的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图片

图片

看着火勺从一团软塌塌的面糊,逐渐变得金黄焦脆,雅娜和露西也有了想尝试下的冲动。

图片

在热心村民的指导下,雅娜手中的面粉逐渐有了雏形,而这次的体验也让她对中国的“年夜饭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图片

年夜饭,不只是每个人记忆中独特的味道,也是家人朋友相聚一堂分享欢乐的时刻。

图片

品尝了独具特色的年夜饭,twins姐妹和主持人通过《Z世代青年说》,祝大家新春快乐,牛年大吉!(中青在线见习记者许怡)

 

出品人:张 坤

总监制:毛 浩 董 时

监 制:闵 捷 崔 丽

策 划:王俊秀 王雪晶

制片人:唐 轶

导 演:许 怡

摄 像:许 译 吕元圣 林天羽

后 期:林天羽 吕元圣

宣传统筹:李 想

翻 译:郭佳立

文 案:许 怡

点击视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