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聊吧 | 孩子的行李箱里发现了避孕套……
来源:扬子晚报
2021-02-09 09:07

做了20年心理老师的杨静最近接到这样一则求助:刚上大学的女儿谈恋爱了,在她的随身包里还发现了避孕套,父母想找孩子聊聊,结果谈崩了,女儿拖着行李去了奶奶家。怎么办?杨老师从性商、恋商和亲子沟通三个角度帮这位焦头烂额的父亲做了分析,并征得这位父亲同意,将问答过程分享给更多的家长朋友们。杨老师表示,孩子成长过程中给父母的各种挑战正在磨砺着家长们步向成熟。孩子的精神养育值得父母放下身段,尽力尝试。

倾诉:数年苦读,女儿小蓉(化名)终于以骄人成绩考取重点大学的英语专业。本以为上大学就安生了,可大一的寒假,家里竟鸡飞狗跳。导火线是女儿交了位男朋友。

男朋友是体育生,两人同在一个学生社团相识。可能由于家境问题,两人交往的时候,很多经济支出是由女儿承担。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妈竟然在孩子随身包里发现了避孕套!真是吐血。

一放寒假,我和她妈妈就跟女儿“谈”了这个严重的问题,把担心一股脑儿全部倒给孩子,希望小情侣能好说好散。剧情反转,小蓉把行李全部收拾好,坚持一个人拖着沉重的箱子离开家,去奶奶家过寒假了。女儿如果非要在一起了怎么办?是不是被他的甜言蜜语欺骗了?

分析:杨静(金陵中学岱山教育集团心育中心老师,扬子晚报心理聊吧特约老师):这位父亲告诉我,其实,小蓉从未跟父母谈起过男朋友,她说还没到时机。看来,小蓉也思考过他们的未来,但是没想清楚。的确,小蓉不仅在恋爱中甜蜜着,同时也在体验着,思考着。

是时候跟孩子谈谈何为恋爱了

不禁思考,70后的父母们,抱着恋爱就是奔着跟他过一辈子的观点。然而,恋爱的意义真的就是为了结婚吗?

我大学时的某位好友,在恋爱的炽热中她仍然能保持一份理性和思考,尽早地了解是男生的什么特质在深深吸引着自己。通过恋爱,她慢慢懂得自己的灵魂伴侣是什么样的特质,懂得能和自己携手共度余生男人的关键品质。

看来,恋爱的意义大约是逐渐练习一个人爱的能力,如平等、包容、开放、亲密、独立、沟通的能力;大约是让自我更加懂得自己,更适合和怎样的异性相伴人生;大约是让自我练习可以跟他人亲密又拥有独立空间的能力。

好像,恋爱是在练就成熟男女步入婚姻的基石。

“恋商是一个人与异性建立、保持亲密关系的能力,是一个人在恋爱关系中,对异性伴侣表现出爱的能力和爱的活力的综合体现。”其实,小蓉一直没有告知父母,她自己也在体验、琢磨、思考。恋爱商是需要不断练习和思考的。

也是时候跟孩子谈一谈性了

交谈中,提到我和初二孩子们共同探索的心理课《萌动的青春》,谈身体的变化,如月经、精子,谈性等。跟孩子们坦诚,我也尴尬害羞,因为我们那个时代从未这样开放地聊过这个话题。带着尴尬害羞,分享着年少时我的经历和想法。就像重回少年,跟当时的自己交谈一样,慢慢自然自如。

曾有位妈妈分享,有一次帮上高中的儿子收拾房间,竟然发现了性具,惊讶之余恍然父母是时候跟孩子谈一谈性了,其实他什么都知道了。父子间密谈后又过了半个月的某天,妈妈跟儿子平和地说:“你的身体啊值得珍惜,千万别折腾坏了。”

是啊,如何跟孩子谈性,的确不易。

不妨,带着尴尬和羞涩,让我们长话短说,给孩子提个醒儿。其他的,其实他们都知道。

尝试放下身段与孩子交流

不禁想到前一阵子来心育中心的一位正上初一的女生,她流着泪说:“我知道父母很爱我,可是他们爱我的方式不是我想要的,我在想什么,我渴望什么,父母从不懂得,我是那样孤独,有时只能和小猫小玩偶交谈。”

跟小蓉父亲聊起这些,他也不禁感叹:“很有同感,年轻时的我也特别希望有一位长辈可以跟我交谈,我也特别孤独。”

时代在进步,孩子们对精神养育的渴求从未停止过,当代的孩子的精神渴求比以往更加强烈,更加年轻化。

回想我高中阶段和大学一二年级时,也如小蓉的父亲,甚至跟《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一样孤独落寞,多么渴望有一位长辈能够跟自己聊一聊,聊聊理想、恋爱、人生……

综合考量之后,这位爱意深沉的父亲最终决定给女儿写一封信,信中分享年轻时自己和伙伴们的恋爱经历,并简要提到请女儿珍爱自己。

小蓉的父亲不禁感叹,为人父,第一次跟孩子讨论这么重要的人生课题,真的为生命增添了不少内容和分量。

是啊,成熟的父性和母性需要不断的磨砺,犹如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和德墨忒尔。长达十年的海上冒险,让奥德修斯成为一位敢于探索未知、敞开胸怀迎接心灵改变的父亲,宽阔、深沉、稳重而富有激情。德墨忒尔经历寻找女儿的数次坎坷,最终修炼成为一位宽容、智慧、理性而温和的母亲。

孩子成长过程中给我们的各种挑战正在磨砺着我们步向成熟。

不可否认,孩子的精神养育值得父母放下身段,尽力尝试。

心理聊吧参与方式——

心理聊吧·亲子参与方式——

栏目主持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