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张嘉益像从土里长出来的?《山海情》开篇“生猛”远超预期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1-13 21:39

“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山海情》于昨晚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正式播出,前两集播出后广受好评,反响热烈。

《山海情》首播告捷

网友热议话题口碑俱佳

扶贫主题剧《山海情》自昨日开播以来,收视和热度实现双赢,在昨日同时段节目中占据第二名,收视达1.618。作为浙江卫视“美好时代剧献2”由正午阳光出品的第二部精品力作,《山海情》呈现了与《大江大河2》一样不俗的品相。仅仅开播两集,《山海情》就彰显了正剧品质,传递家国情怀。

相关话题三次登上热搜,#山海情开播#登上热搜榜第11位,#山海情的演员像从土里长出来的# #黄轩蒙奇奇同款发型#均登上微博娱乐榜第12位,剧中角色造型受到网友热议。微博话题#电视剧山海情#阅读量达8482万,讨论量也达到4.5万。“最接地气的扶贫剧”“虽然演员个个灰头土脸,但是一秒入戏”“一个个跟土里刨出的洋芋似的”网民纷纷发表最新鲜的见解,四处安利这部“土味儿”扶贫剧。

冲破主旋律创作窠臼

开篇“生猛”远超预期

“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微服私访,干部也不是程序化的‘干部样’,这个扶贫剧有点儿反套路的诚意!”也许是《山海情》开篇第一个镜头中,由闫妮饰演的杨县长火爆的脾气与以往扶贫剧中“如沐春风”的干部形象反差过于强烈,第一时间就让观众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再加上镜头中人物朴素的装扮、简洁近乎萧条的办公室、外景里暴土扬尘的风沙等高度还原年代感和地域性的细节,让观众直呼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竟然感觉吊庄户们‘逃跑’的理由甚至有些充分……西海固这扶贫工作绝对是硬骨头”,如网友在留言中提到的,任何剧集开篇往往都需要交代大量且复杂的背景信息,而《山海情》选择“用细节讲故事”。

从一天三顿吃洋芋,到共享一条裤子的兄弟,到被村民偷抓吃得只剩一只的“扶贫鸡”,剧中将上世纪90年代西海固扶贫工作的困难性直观地展现出来,还通过村民们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笑谈,对当地的民生之艰难和坚韧乐观的民风做出了细腻独到的刻画。以轻松诙谐的手法代替以往常规的煽情讲述方式,不仅让观众更愿意、更容易把信息听进去,也让他们更能与剧中人物感同身受,“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沉默了,越品越觉得不是滋味”。

快节奏且笑泪并存的剧情发展,高浓度的“金句”输出,以及个性鲜明、张力十足的人物都让这部扶贫剧有了“扶志”的味道。“‘未来是什么?未来就是还没有来,那啥时候能来?’这句话一针见血,戳痛我了”、“‘有奔头就不算苦,没奔头才是真的苦’老支书这句话是要和我们看剧的干饭人共勉的!”,正如网友所言,深刻的台词不一定要“文绉绉”,要戳到心里才让人忘不掉。

在已播的两集中,工作生活困难重重的马得福和万般无奈身不由己的李水花,观众们见证了这对情深缘浅的青梅竹马的“意难平”,也被成年马得宝和白麦苗两小无猜、情愫涌动的戏份吸引,油饼CP收获了一众拥护者。

从镜头到语言,从细节到情绪,从画面到人物,让《山海情》首播不负等待,甚至给观众带来意外之喜。

移民村遇“通电难”

福建扶贫干部抵宁连遭“下马威”

《山海情》前两集中,劝返逃跑的涌泉村吊庄户是刚从农校毕业的马得福要完成的第一件事,也就此开启了他之后扶贫工作上“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局面。1月13日晚要播出的三四集中,马得福在继“吊庄难”之后,又迎来了移民村的第二个大难题——“通电难”。“移民村规模不达到60户,是绝对不能通电的”,变电所陈所长的一句话虽是坚守原则,却让仅差一户达60的移民村金滩村只能困于没电的极度不便之中,于是马得福便开启了对陈所长的“软磨硬泡”,白天求晚上求,带着全村人按了手印的“请愿书”再去求。

除了“通电难”之外,马得福还将面临独当一面的挑战。他的上级张树成将前往党校学习两年,临走之前推荐得福暂代金滩村村支书。在东西协作扶贫的政策背景下,福建进行对宁夏的对口协作,由郭京飞饰演的来自福建的扶贫干部陈金山即将出场,但他还没下火车就遇上了“贼”,还因为语言问题受到打击?得宝跟麦苗在金滩村重逢,这群曾经努力跑出大山的年轻人,又将做出怎样的尝试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