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南京一名老警察迎来了他90岁的生日。在昨日上线的江苏紫微星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微纪录片《九旬老警的警察情“节”》中,胡万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令网友动容。
他18岁开始办案,艰苦条件下完成任务
2021年1月10日,胡万程90岁生日之际,迎来了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双重的喜庆,让这个日子格外有意义。胡万程,1931年1月10日出生,历任南京市公安局、白下分局局长、秦淮分局局长,第一任出入境管理处处长。1949年3月,还在中原军大学学习的胡万程和全校师生一起经历一个月艰苦跋涉终于达到南京。1949年5月21日,胡万程被分配到南京市公安局治安处,成为南京解放后的第一代刑警。
“那时候自己才18岁,当时地方刑事案件也多,小偷、扒手都是成帮的。” 胡万程说,“你们现在条件好啊,国家发展得这么好,现在的公安办案条件和以前相比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啊。”
制片人顾耀东告诉记者,采访中,老人的讲述,仿佛带主创穿越回那个艰苦的岁月。“刚接管南京那段时间,形势复杂、条件艰苦。我记得有一次外出办案,也是隆冬季节,冰天雪地。我和同事乘坐马车到一个县公安局,虽然身穿棉衣,脚穿棉鞋,也难以御寒,冻得全身发抖脚发麻。地面冰坚路滑,同事从马车上下来,一下滑倒在马路上,第二天就感冒头痛流鼻涕。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按时完成了工作。”
有一次,老人和同事赴外省办案,正遇雨雪天,十多天的工作都是往返在县、镇雨雪泥泞道路之中。一天深夜,他们住宿在一家旅社里,因用煤炉取暖,二人出现煤气中毒症状。可是第二天,他们仍坚持乘卡车颠簸了四五个小时,赶到目的地,完成任务。
在组织的安排下,1987年老人调任外管处,当时外管处刚单独成立,只有一个小房间,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甚至连一台电脑都没有。老人回忆说,干外管工作要跟外国机构和外国人打交道,没有电脑可不行,但省公安厅、市公安局那时也经费紧张,只好坐车到北京找公安部领导反映情况,终于买回外管处宝贵的第一台电脑。”
结婚六十周年,老夫妻拍了套警察写真
年轻人会好奇,在那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动力让胡万程坚持当一名警察呢?一日从警,一生执着。在43年的工作生涯中,从公安部门到工业部门,胡万程三出四进公安系统,经历多次工作调动。他始终舍不得脱掉那身警服,做一名人民警察始终是他内心的坚持。岁月流转,胡万程从一名基层民警,逐步成长为公安分局局长。1988年,胡万程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长”荣誉称号。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张奖状仍旧被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被胡万程视为最珍贵的荣耀。
胡万程的妻子陆毓英也曾是一名人民警察,并荣立过二等功。在结婚六十周年之际,老两口穿上警服拍了一组照片,在夫妻二人的言传身教下,有三个孩子先后加入警察队伍,“我的生日和节日是同一天,我非常高兴,也感到幸福,要不忘这一天。”如今,已经90岁的胡万程,仍坚持定期坐公交去交党费。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始终牢记对党忠诚的誓言。他说,“因为是党员,那就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在警察队伍里,有无数个像胡万程一样的人,坚守公安事业,守护万家灯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