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沙岛:
离城市近在咫尺,却对商业开发说“不”
万里长江奔涌浩荡,入海前似乎不忍离去,激流迂回、泥沙冲刷,在南通境内形成又一座江中小岛——开沙岛。开沙岛隶属于通州区五接镇,面积只有20多平方公里,却是当地人眼中的“城市绿肺”“掌上明珠”,岛上绿树成荫、湿地成片、禽鸟成群,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森林乡村、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小川
春日美景中,东沙大桥飞架南北
绿色江岛:美了乡村醉了游人
从岸上跨越夹江上的东沙大桥,登上开沙岛,穿过草木葳蕤的林荫大道,一片蓝色屋顶的农民别墅群映入眼帘。这片别墅群就是开沙村——岛上唯一的村庄,生活着1600多位村民。
“我们现在岛上的生活,城里人都比不上!”74岁的村民蒋国安是开沙村的老支书,老两口住着240平方米的小洋楼,门口有公园,村子周围被层层绿色覆盖着,呼吸的空气里都带着沁人的甜味。
地处江心,大江滋育出的满目绿色,成为岛上最亮眼的风景。但说起一个“绿”字,开沙岛人却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原来,岛上居民逐水而居,世代务农,闲时捕鱼、忙时种地,在岛上一点点“抠”出耕地。因为水土流失,岛上河道淤塞,河床逐渐抬高,经常是有江无河、有河无水,河道里垃圾遍地,一到夏天就臭烘烘,苍蝇蚊子到处飞。
身在长江里,怎能没有绿色?从10年前开始,开沙岛对居民集中安置,统一建起了小洋楼、装了路灯,自来水和污水管网进村入户;岛上河道清淤截污,空地上植树增绿、见缝插绿,岛上绿化覆盖率近45%。开沙村村委会主任邵锋说,居民产生的垃圾实行“户保洁、村搜集、镇转运、区处理”,不让污染破坏岛上的生态绿色。去年底,随着长江全面禁捕,开沙岛111条渔船、156名渔民全部上岸,为长江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
这几年,开沙岛捧回了一个又一个荣誉——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森林乡村、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沙岛这块养在深闺的“江中翡翠”开始闪亮光泽。近些年,开沙岛立足江岛特色,将生态旅游和运动休闲“动静融合”,建成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途居房车露营基地、高尔夫俱乐部等“网红景点”,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游客纷纷登岛“打卡”,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休闲胜地:对商业开发说“不”
开沙岛位于刚刚建成通车的沪苏通大桥北桥堡,离南通主城近在咫尺,坐享舟楫之便、发展之利,这两年周边土地价值节节攀高,但开沙岛却一直婉拒商业地产登岛开发。
“要说‘经济账’,沪苏通大桥和沪苏通铁路一开建,周边地价就节节高,岛上随便规划一片地搞商业开发,政府就能立马增加一大笔收入。但算‘生态账’,开沙岛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岛上如果高楼林立,还叫什么‘生态岛’,怎么搞大保护?”南通开沙岛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五接镇党委书记孙伟俊说,两笔账一算,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沪苏通大桥和沪苏通铁路开通,开沙岛也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红利。五接镇以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以长江为纽带、生态为基底,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正规划建设45平方公里的“沪通西长江绿洲”。
长青沙:
向小码头说拜拜 长寿之乡恢复“长青”模样
在南通,长江拐了个急弯,携带的泥沙昼夜冲积,经年累月形成了南通段的第一个沙洲,这就是长青沙。
长青沙面积23.5平方公里,它本是长江中众多江岛中普通的一座,但因地处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如皋,神奇的“长寿密码”,给这座江中小岛又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这几年,长青沙所在的如皋市长江镇对岛上生态进行大范围、大力度整治修复,拆除非法码头,腾退长江岸线,复绿植绿;对岛上的生产生活污水集中收纳、排入管网,斩断污染源头。如今,长青沙被茂密的森林覆盖,天蓝水清地绿的宜人景色四季可见,不仅让岛上的近万居民分享生态红利,还吸引来国内外游客登岛休闲度假,成为长寿之乡的一块养生福地、长绿宝土。
海水镇:
长江最年轻的“孩子” 如今成了“花香小镇”
如果将一座座散落于江心的岛屿,比作长江母亲河孕育的孩子,那么在50多年前才在“沙背”上围垦出的海永镇,则是长江最年轻的孩子。
从临永汽渡坐船,登上崇明岛,踏上的第一寸土地,却是江苏——这里是海门市海永镇,一块仅有不到15平方公里的“江苏飞地”。小小的海永镇,像一座精致的花园,一年四季,鸟飞蝶舞,百花争艳,芳香满园,生机勃勃。
当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调一致,背靠大都市上海的江苏省海永镇再次活力涌动:上海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苏沪两地共同打造东平—海永—启隆跨行政区域城镇圈,明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即将绽放崇明。“前所未有的机遇,勾勒出一幅‘花香海永、生态小镇’的壮美蓝图。”海永镇党委书记樊丽红说,近3年来,服务大上海,海永在“小棋盘”上精描细绘,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打造精致农业、高端文旅、创意会展和康体养生四大产业,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百姓心中的休闲度假乐园。
世业洲航拍
世业洲:
“江中元宝”基本实现“零工业”
荒滩复绿,船厂变公园
世业洲南与镇江市区一水之隔,北与扬州仪征市隔江相望,状如一枚硕大的“江中元宝”。世业洲为长江中的冲积洲,总面积44平方公里。2005年建成的润扬大桥,在洲上画出一个气势磅礴的大圈,下伸的匝道也一下“激活”了这座“江中孤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璞 万凌云
现在的世业洲空气清新,绿意幽静,环江亲水,远离尘嚣,当真是一处世外桃源。然而,几年前,江岸边却是小码头林立、采砂船众多,还有好几家船厂,或多或少都对长江生态造成了破坏。“2016年以来,世业洲陆续关闭了4家沙石码头、5家船舶修造企业。岛内基本实现‘零工业’。同时,开展整岛水环境整治,启动全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所有村民家的旱厕也完成了生态化改造。”江苏省世业洲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杨建君说,光做减法远远不够,还得做加法,江滩生态修复要跟上。
今年3月,还在疫情期间,遵照前期农林专家生态修复设计方案的指导,世业人一手抓防控,一手开始狠抓“复绿”。
“我们从3月启动的长江(世业段)江滩绿化工程包含两个项目,一个是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另一为两个船厂的复绿工程。现都已完工。”世业洲旅游度假区专门负责抓这项工作的杨建君告诉记者。
实施成片造林的地方,原来都是荒滩。“新绿”是经专家调研后推荐的——适合江滩生长、水淹也没事的池杉、中山杉、落羽杉、意杨等树种。相较而言,船厂“复绿”更要花些心思。在确保长江岸线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对沿岸存在的次带、残带进行绿化提升,对现状断带及裸露地进行成片造林。最终,原占地55000平方米的永安船厂建成了一个船舶文化公园, 50000平方米的世星船厂则变身农民体育健身公园。
马洲岛上羊儿成群
江心洲附近水域一直是江豚生存的“天堂”
江心洲:
这里有净水净土净气
还是江豚生存的“天堂”
丹徒还拥有另一座江岛——江心洲,和南京的江心洲同名。江心洲由于“没有经历工业污染”而自带了原生态优势。“江心洲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净水、净土、净气。”镇江市丹徒区江心园区党工委干部苏讯介绍,江心洲特色田园农业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绿色产业生产旅游链。而真正让小小江心洲声名远播的,应该还是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就设在江心洲北汊江。这一水域也是长江上10个江豚保护区中,唯一禁航的区域。
扬中市三茅街道滨江村航拍
扬中:
装上“金屋顶”
晒晒太阳就能挣钱
扬中市三茅街道滨江村刘建忠家,已经4年多“自己发电自己用”了,这得归功于他家的“金屋顶”—— 2016年,刘建忠在自家屋顶安装了5千瓦的民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从此过上了“用电不花钱,晒晒太阳还能把钱赚”的愉快生活。
被誉为“中国河豚岛”的扬中,由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岛、雷公岛四个江岛组成,北面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南面与镇江、常州一衣带水。扬中积极打造“绿色能源岛”,不仅居民住宅,政府大楼、企业也纷纷装上了“金屋顶”。
马洲岛:
长江中的“不开发区”
特色农产品在此“扬帆起航”
马洲岛位于靖江最东端,四面环水。包括滩涂在内,岛屿面积近2万亩。由于坚持生态优先,马洲岛又被誉为“不开发岛”。在维护其原始风貌的基础上,靖江市政府加大对岛屿的绿化建设、生态保护。岛内经济以农作物种植为主。这里环境宜人,远离城市喧嚣,是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国柱
马洲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岛
生态发展,40年沧桑说巨变
马洲岛现隶属江苏华靖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靖公司)。华靖公司每周二、五有班船从靖江登岛,以方便在岛上工作人员往来。负责岛内日常事务管理的侯明杰介绍,连同滩涂在内,马洲岛约2万亩,隶属靖江的约1万3千亩,其中人造林4千亩,耕地6千亩,滩涂芦苇荡3千亩。岛上远远近近都是树。十多年期间,岛上种植了数万株景观树,树木品种近百种。
岛内除了河流,还有大大小小的湖泊。令人称奇的是,有的湖心还有小岛。“岛中岛”上面同样绿树成荫,宛若仙境。
岛上的鸟很多,有喜鹊、野鸡、斑鸠、布谷鸟,更多叫不出名字。让大家诧异的是,这些鸟都不惧人,有的悠闲地在树丛中觅食,有的大大方方在道路中央踱步,只是在浏览车靠近的时候才飞起,仿佛它们是岛上的主人,人成了过客。
马洲岛有数千亩耕地,被包围在大片树林中。麦子收割了,地上露着黄色的麦茬,一望无垠,像一幅精美的油画。据介绍,这些耕地被分包给若干种粮大户,马洲岛按每亩500元左右收取耕地租金,再用租金投入到岛内的生态发展。
今年65岁的孙巧章,在岛上工作了40多年,是马洲岛发生沧桑巨变的建设者,也是见证人。40年前,他到岛上时,岛上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也没有耕地,有的是满地的芦苇。而现在,岛上通了电,他们住的是砖瓦砌的结实的大房子,里面还有空调,“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侯明杰介绍,就马洲岛的建设,他们始终坚持生态为先,如果开发与生态相冲突,前者让位于后者,岛上拒绝一切工业项目落户,马洲岛至今没有一座工厂,岛上没有一辆机动车,因此一度被誉为“不开发岛”。
打造品牌,生态大米欲“扬帆”
栽树、护鸟、长庄稼,马洲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岛”“农耕岛”。如何利用马洲岛独特的优势,发展生态经济,成了靖江决策者目前思考的问题。
陪同上岛的华穗公司鞠华主任说,马洲岛四面环江,远离陆地,远离工厂,上面有大量耕地,他们公司拟在岛上种植绿色、原生态大米,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以打造靖江本地大米品牌。渡江战役时,靖江扬起了东线第一帆,他们商定将品牌定为“第一帆”。
其实,马洲岛可供打造的品牌还远不止大米,岛上种植的葡萄、枇杷、柿子等水果,备受市场青睐。树林中长大的肉羊的售价也比正常市场价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岛上的水产品资源。“岛上的鱼非常美味,跟岸上卖的很不一样。”岛上老居民孙巧章说,马洲岛常见的鳜鱼、鲈鱼、白条丝,肉质紧致,鲜味十足。
编辑 : 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