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红色摄影家”曾拍下比《八佰》更真实的场景,但遗憾的是……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9-21 20:57

扬子晚报网9月21日讯(记者  高峰)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电影《八佰》刷爆朋友圈。其实,一位从沭阳走出的“红色摄影大师”也曾冒着炮弹横飞的危险,偷偷把摄影机架设在一座高层建筑物上,拍摄下苏州河北岸“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悲壮场景。但不幸的是,底片被当局妄加罪名销毁,未能留下一个镜头、一张照片。这位“红色摄影家”就是吴印咸。9月21日上午,在沭阳县城吴印咸故居,“第二届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暨纪念吴印咸诞辰120周年”隆重开幕式。

图片

图为晚年吴印咸

吴印咸,1900年9月21日出生于沭阳,与世纪同龄,是著名摄影艺术家、中国摄影大师,其作品从上世纪20年代的沭阳到30年代的上海到40年代的延安,从50年代的新中国再到80年代的改革开放,忠实地记录着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进程。

作为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吴印咸先生所留下的光影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他的名字与他的作品深深刻入人们的记忆和新中国影史。其中,《白求恩大夫》《挥手之间》《晓市》等重大题材照片及《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电影作品更是经典之作。

图片

吴印咸的摄影作品

在开幕式上,记者了解到,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吴印咸与挚友许幸之,就合作拍摄了揭露日军侵略暴行和表现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侵略的大型纪录影片《中国万岁》,他们冒着炮弹横飞的危险,偷偷把摄影机架设在一座高层建筑物上,真实记录下苏州河北岸“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悲壮场景。但不幸的是,底片被当局妄加罪名销毁,未能留下一个镜头、一张照片。这对吴印咸的打击是巨大的,促使吴印咸作出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1938年,吴印咸受周恩来之邀,来到武汉,接过35毫米的埃姆手提电影摄像机和2000英尺胶片,一路北上延安,逐渐从一个专心于摄影技巧的创作人员,成长为一个追求进步、对民族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爱国青年。

据介绍,此次活动以“时代·记忆  初心·奋斗”为主题,在沭阳县吴印咸故居和沭阳县美术馆设有“纪念吴印咸120周年摄影展”“晋察冀边区影像原作展”“为新中国而战”“1960s'沭阳记忆”“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精选展”“百名摄影家看沭阳摄影展”等6个主题展览,从不同角度展现摄影艺术魅力。

图片吴印咸故居。 丁华明 摄

为纪念吴印咸对摄影人才的培养及摄影教育事业的关注,第二届“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还举办“吴印咸摄影资助计划”,资助优秀摄影师和有潜力的高校学生。经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公示,翁毅等5人获得“摄影师资助”,德戈金夫等3人获得“摄影教育资助”,覃光辉等2人获得“短视频创作资助”。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