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9月10日讯(记者 徐昇)9月10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矶”美称的南京燕子矶公园,历时50天的提档升级施工后,正式开园。开园首日,居住在周边的游客早早地来到了公园门口,园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游客们结伴而行、一览秋日江景。
御碑亭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丹 摄影
据景区内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为了做好涉旅资源整合项目的提升工作,南京旅游集团委托南京幕燕建设公司组织实施燕子矶公园提档升级项目建设,该项目为突出燕子矶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下足功夫。在建筑、设施改造出新上,景区对园内建筑进行外立面出新,改造后的夕照楼焕然一新,一楼全新展厅用精美的文字图片结合了视频展示,令游客在方寸之间即可了解燕子矶的前世今生;全新设计的观江木质平台,成为景区一大亮点。从陶行知先生提笔的劝诫碑至酒樽石路段,景区从考虑安全性、景观效果的层面考虑,特意增加了架空木质栈道,崭新的木栈道为游客提供了观江休憩的景观平台,相比之前天然石块堆积裸露的地面,方便了游客步行游览。
改造后的夕照楼焕然一新
架空木质栈道
在景区内参观时,游客们很容易被富有特色的公园新款LOGO所吸引,LOGO设计结合了景区内御碑亭的造型与“燕”字的造型结构,令人过目不忘。LOGO所在的全园导览图,方便游客明晰园路游线;同时,景区对原钢管护栏进行仿木风格改造,自然风的护栏和周边景观融为一体,提升了游客观赏体验。
除了白天可以进园俯瞰江景,夜晚的燕子矶也别有风采。景区对园内久负盛名的御碑亭、俯江亭和观澜亭三处建筑物进行彩灯亮化,呈现出了江畔明珠的视觉效果,增强燕子矶公园的标识度;拾级而下,园内摩崖石刻区也全面出新,凭栏望江,听惊涛拍岸后再一赏名家书法,从视觉听觉的享受到内心升华融为一体,令人流连忘返。
景区对御碑亭、俯江亭和观澜亭三处建筑物进行彩灯亮化
熟悉燕子矶的游客都知道,园区内的“活历史”——青檀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青檀植被的存在,一方面使景区成为江畔天然氧吧; 一方面也增加了景区的历史内涵。同时,景区还对部分品种的植物进行了适当修剪,扩大观江景观视线。
链接:
乾隆五次亲临览胜 燕矶夕照熠熠生辉
作为华东地区久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燕子矶公园位于幕府山的东北角,远眺形若飞燕凌空。燕子矶海拔 38 米,由紫红色的砂砾岩与砂岩组成,南侧与江岸陆地相连,三面江水围绕。明代朱元璋进南京城时,在此登岸;乾隆皇帝下江南,也在此上陆,五次亲临览胜。
燕子矶头文物胜迹众多,乾隆御碑亭、教育家陶行知书写的“想一想,死不得”石碑、李白酒樽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及当代著名书法家的摩崖题刻丰富了景区参观内容。
1982年8月,燕子矶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8月,燕子矶公园划转至南京旅游集团,作为整个幕燕滨江风貌区密不可分的部分,景区与幕燕滨江风光带打造的南京最长的“樱花大道”左右毗邻、相得益彰。幕燕滨江风光带樱花观赏区西起五马渡,东至燕子矶广场,北至长江,南至幕府山脚下,全长3.7公里,种植了43个品种、5052株樱花,种植的长度和樱花数量均为南京之最。游客们来到燕子矶公园游览后,还可以在滨江风光带驻足,在绿道赏樱、江面赏樱,从幕府山俯视樱花全景,多层次立体化享受视觉盛宴。
燕矶夕照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