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一周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下载量突破900万。新征程、新起点,紫牛扬鞭前行,阔步迈入3.0时代。
9月7日上午,一场苏韵隽永、活力洋溢的“快闪秀”亮相南京地铁4号线列车车厢和主要站点。锡剧与中国舞交辉,电吉他与古典小提琴相映……紫牛的青春风华感染了市民乘客,让大家慢下脚步,感受生活的美好。作为江苏首家上线运营的5G智能融媒体平台,紫牛新闻3.0将在线上线下与千万读者互联你我,一起洞察世界,触动生活。
策划 陈太云 吴佳君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文 杨恒国 黄娴 卢婧 朱信智 赵雨晨/视频
扬子晚报记者 宋峤 紫牛拍咖 林琨 朱宁 褚旭峰 谭雀/图片
“快闪秀”亮相地铁,“00后们”演绎紫牛青春风华、多样精彩
“00后”的缪宇哲、薛毓婷是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的青年演员。9月7日上午,他们以全套舞台装扮,在南京地铁4号线龙江站亮相,顿时吸引了现场市民、乘客的目光。在站台和地铁车厢里,一曲锡剧经典剧目《玉蜻蜓·游庵定情》选段惊艳全场:缪宇哲举手投足,一丝不苟;薛毓婷一颦一笑,顾盼生情……近在眼前的戏曲佳作,让乘客们感受到浓浓的苏韵风情。
紧接其后的,是江苏省朗诵协会两位资深朗诵爱好者杨薇、宿瑞明的诵读表演。从灯光聚焦的舞台,来到与观众“面对面”的地铁车厢。场景虽然变化,但声音的表现却更真、更美。
与此同时在检票大厅,来自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的大二学生赖福泉正怀抱他心爱的电吉他,随着指尖飞快跳跃,炫酷的旋律迸发而出,为匆匆奔波的人们带来一份激昂和鼓舞。
这样的跨界与混搭,正是紫牛新闻3.0为用户所呈现的。5G时代,万物互联。我们跨越时空距离,用最多样化的内容与传播方式,为您呈现出最精彩的融媒产品。在这里,总能遇到您所中意。
这抹“红色”深融城市生活场景,紫牛新闻让您不断“刷出”惊喜
“如果没看紫牛新闻,我还真不知道考大学有这么多别别窍”、“如果没看紫牛新闻,我还真不知道南京有这么多‘冷历史’”……4号线鸡鸣寺站的“紫牛新闻主题宣传柱”上,一条条“如果体”口号,表达着紫牛新闻3.0如何融入市民的生活场景。
旋转、伸展、下腰、小射燕……在主题宣传柱紫牛新闻鲜红的主色映衬下,南艺舞蹈学院大四学生姜鑫展示着中国舞的优美舞姿;南艺音乐学院大三学生陈梦轩也奏响了古典小提琴;还有来自南艺传媒学院的同学们,这些“00后”和“准00后们”共同唱响了一曲紫牛新闻的“青春之歌”。
“真是上班路上遇到的惊喜,大家演了一路,我也看了一路、拍了一路。”市民吴小姐笑着向记者展示自己手机中紫牛新闻APP那醒目的红色图标。吴小姐说,一年前她就下载了紫牛新闻APP,是900多万粉丝中的一员,平日她最喜欢“刷一刷”紫牛新闻里的各类原创直播和短视频。这场快闪秀,让她感受到了紫牛新闻的青春活力,更期待3.0时代的紫牛能带来更多精彩的新闻融媒产品。
900万紫牛再出发,3.0时代与您一起洞察世界,触动生活
横贯市中心的南京地铁4号线以紫色为主题,紫牛新闻用这场“快闪秀”,大声宣告着一款新闻APP的“出圈”:在上线一周年、下载量突破900万,站在新起点的紫牛新闻扬鞭前行正青春!
作为江苏首家上线运营的5G智能融媒体平台,紫牛新闻APP3.0借助数据挖掘、推荐算法、虚拟主播等前沿科技,确立了移动优先、视频优先、原创优先的传播导向。
5G时代,万物互联。互联你我,互联世界,互联未来。紫牛新闻APP将以“报”的深度、“端”的速度,从纸上到指尖、从整合到融合、从新闻报道到融媒产品,为千万用户带来深度原创的融媒体新闻产品,与您一起洞察世界,触动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