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由江苏省文明办、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支持的《我爱古诗词》第二季将于9月5日起每周六晚20:50在江苏城市频道正式播出。
坚持立足诗词本意,是《我爱古诗词》的鲜明特点,以中小学生为参与群体和目标受众,紧扣课本内容,聚焦中小学生必背的75首古诗词,《我爱古诗词》第一季12期节目围绕不同的传统文化主题产开,如家乡、自然、民俗、名士、友情等,整合内容,深挖知识点,寓教于乐,让节目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确保节目内容的权威性,节目组邀请了多位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及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作为顾问团队,合力设置节目主题、流程等,确保题库的原创性和专业性。为增强节目的丰富性、延展性,节目邀请了诗词专家和文化名人作为嘉宾,通过现场精彩点评和背景讲解、知识引申等形成“延伸阅读”第二课堂,帮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在美。 从环节设置、出题内容到专家点评,《我爱古诗词》都能紧扣诗词本身,深入挖掘、阐发古诗词的文化本意和时代值。
《我爱古诗词》第一季的播出,在江苏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收看人数破千万,节目的短视频阅读量破亿次。专家认为,《我爱古诗词》“探索了沉浸式的节目形态”,“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形式,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播江苏文脉元素和美好生活愿景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 主打家风传承 全面创新求变 为支持和响应“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倡议,《我爱古诗词》第二季与诗词爱好者们相约“云端”,在全网创新推出飞花令“云征集“挑战活动,将海选搬到线上,精心营造浓厚诗词氛围,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趣味教学,让青少年在家也能品读诗意、诵读古今。寓教于乐的形式,吸引了省内百余所学校、六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 飞花令“云征集”活动也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的高度认可,他们认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学习的内容与形式”。省文明委因此将《我爱古诗词》第二季列为2020年的重点工作。
时代的诗意成为丰富节目的营养源泉,为了积极响应“书香江苏”建设,《我爱古诗词》第二季主打“家风传承”的理念,12期节目设置家国情怀、绿水青山等主题,在第一季节目“乘风破浪”“尺璧寸阴”“千钧一发”等答题环节的基础上,节目新增亲子互动答题、导师培训、探访诗词打卡地等元素,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延续第一季节目线上线下结合,聚焦江苏本省13地市进行校园海选、城市海选的形式外,第二季节目的再次出发,也将影响范围辐射到长三角地区。节目引入由来自长三角地区诗词爱好者们组成的百人团,利用江苏城市频道擅长的荔枝云技术进行云端连线,为场内小选手们提供场外援助参考,他们中,有主持人、有警察、有白衣天使、有外卖小哥……各行各业的人群不仅让古诗词舞台有了场内场外鲜活的互动,也能让观众感受到长三角地区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 除此以外,第二季的宣传工作聚焦新媒体平台影响力,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整合内外渠道资源,制作“亲子大考验”系列短视频、宣传片长视频、现场直播、专家名人深度专访等形式多样的宣传物料,建立“两微一抖”、快手、知乎、B站等头部新媒体宣传矩阵。
《我爱古诗词》第二季以古诗词品牌为核心,持续“1+N”多维度打造立体品牌。除了实时互动的飞花令“云征集”、“一呼百应”校园海选、小程序在线答题等品牌活动,第二季节目还将推出“诵读学传”校园传统文化公开课,并联动荔枝读书会,带领中小学生打卡诗词发源地。本季节目还精心策划同步答题,让荧幕前的小观众可以与场上选手一同进行诗词的较量。 目前《我爱古诗词》第二季的13地市海选已经圆满落幕,数万名中小学生踊跃参与,节目影响力立足江苏省,辐射长三角,掀起了一股学习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不仅有众多省内中小学生踊跃报名,北京、上海、安徽、河南等省外的小朋友们也积极参与。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在《我爱古诗词》第二季节目的录制现场,四对双胞胎与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彭敏老师一起,齐声诵读一千年前的诗句。节目将承担起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并为之不断注入活力的重担。
姥海峰
